万芾“花鸟世界”中的二十四节气:霜降

廣東21城「運動人設」大公開!快來看你家鄉代表什麼運動

华南首个!肇庆惊现陨石坑

28 nations and regions, 200 players unite in China's Zhuhai for football and friendship

解锁“5蚊”一只大熊猫!广州动物园新大熊猫馆正式开放

15,947 Drones! Shenzhen drone show breaks Guinness World Record again, staging fireworks with tech magic

多項數據破紀錄 人才何以在灣區成潮?

发布时间:   来源: 央视新闻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北上人潮逼爆。(香港文匯報記者攝)

      在大灣區,港珠澳大橋人流、車流「破紀錄」幾乎成了日常——4月1日,港珠澳大橋單日出入境車流突破1.9萬輛次。這已經是自去年恢復正常通關以來,大橋第23次打破自己創下的「天花板」。

      人潮湧動不止於此:香港總人口已重返750萬;廣東則以1.27億常住人口連續第17年蟬聯「中國人口第一大省」;春節假期,入境澳門旅客量突破百萬,全年入境旅客目標劍指3300萬人次……粵、港、澳三地在「人」上不同維度破紀錄,都反映了大灣區當下的「人氣」。

      熱度之外,如何理性看待?人氣背後,是什麼在塑造一個「熱氣騰騰」的大灣區?

      先看人的流向。從去年以來,「港車北上」「澳車北上」政策相繼落地,帶旺了港澳群眾北上內地熱潮。

      難得的是,熱潮一直延續至今,並且還在不斷攀升——從走馬觀花式到內地「遊車河」,到深入內地旅居生活乃至工作,港澳居民「北上」正轉化為一種深入日常的生活方式。

      其中,自然有「軌道上的大灣區」日益完善之利:今天,大灣區主要城市間已經基本實現1小時通達;更有配套的「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經珠港飛」等政策紅利加速釋放,讓粵港澳三地的時空距離不斷縮小。

      而這種流動並非只有大灣區在「內循環」。過去一年,香港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以大灣區為腹地、為標籤,廣納來自全球的高端人才。光是去年,就有超過24萬人通過各類人才引入計劃申請來港,遠超2022年設置的3.5萬人引才目標。

      今年年初,香港與廣東又簽署《關於推進粵港人才合作的框架協議》,其中專門提到建立「人才合作協調機制」。香港發揮「超級聯繫人」優勢引才、廣東以深厚的產業基礎留才,一張以「灣區之名」構建起的人才流通網絡正在形成。

      再看聚集的熱點。港珠澳大橋之外,港深口岸雙向客流高峰、珠澳間口岸人流不減正在讓跨境遊單個熱點範圍逐漸擴大。

      人流聚集之下,澳門這個「老牌」旅遊城市再次浮出水面:截至今年2月底,澳門今年累計旅客數量超610萬人,較上年上升1.1倍。

     數據背後,就有澳門依託灣區通勤便捷新政,與粵港文旅部門聯動,深度打造「一程多站」旅遊聯動的發展新模式。這種「格局打開」的引流模式,也讓這座別具一格的城市得以持續「翻紅」。

      人流聚集之處不止有看點,更代表着機遇。今年第一季度,光是廣州,重點展覽館合計展覽就有將近50場,會期幾近排滿,總面積高達200萬平方米。而即將舉行的135屆廣交會,更將把展會經濟推向另一個高峰。與此同時,香港、澳門也在憑藉自身優勢,舉辦形式多樣的不同展會。不少海外客商也早已勾勒好了粵港澳間穿梭不同展會的聯動行程,這也構成了在粵港澳大灣區深挖機遇的新流量。

      從「一程多站」到機遇聯動,從旅遊聯動到更加深入的經濟聯繫,正是粵港澳三地合作走向縱深的生動表現。

      深入看灣區人才結構。回到人的本身來分析人氣旺背後人才匯聚的原因和趨勢,或許能得到更為直接的答案。

      先來看「年輕」的廣東:在人口結構上,廣東1.27億的常住人口中,60歲以下的就超過1億人。與此同時,廣東16—59歲的勞動人口比重達66.58%。

      再來展望「含才量」高的香港:去年有超過24萬人通過各類人才引入計劃申請來港,其中有14萬人獲批,該數據遠超2022年設置的3.5萬人。今年或將成為香港自2019年後又一個人口峰值年。

      而澳門則善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分享管理之利和推動多種類型人才跨境執業、資格認證之機,與內地共享跨境人才。

      有存量,有「活水」,有支撐。從「灣」有引力,到人才成潮。人才近悅遠來的背後,正是大灣區對人才價值形成的高度共識。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上一篇:清明假期廣東旅遊收入近百億元
下一篇:記者觀察|灣區「汽車運輸船」訂單趨增 國產新能源車加速「走出去」

首页   |   

Copyright © http://www.khci.vip/ 英国富中传媒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