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芾“花鸟世界”中的二十四节气:霜降

廣東21城「運動人設」大公開!快來看你家鄉代表什麼運動

华南首个!肇庆惊现陨石坑

28 nations and regions, 200 players unite in China's Zhuhai for football and friendship

解锁“5蚊”一只大熊猫!广州动物园新大熊猫馆正式开放

15,947 Drones! Shenzhen drone show breaks Guinness World Record again, staging fireworks with tech magic

廣東創科啟示錄|率先立法「資援」研發 保駕護航新興產業

发布时间:   来源: 香港文匯報
2023年,深圳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達到1.59萬件。圖為第25屆深圳高交會中科院深圳先進院腦所展台。(香港文匯報記者郭若溪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望賢、毛麗娟深圳報道)時光倒流30年,1994年,中國加入《專利合作條約》(PCT),但是中國申請人通過PCT提交的專利申請僅有98件,其中深圳的申請僅10件,佔全國總量10.20%;30年後,2023年,深圳PCT國際專利申請量1.59萬件,佔全國總量23.05%,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20年居全國城市首位,成為這座城市科技創新「硬核力」的最佳寫照。

作為經濟特區,深圳屢屢先行先試,以特區立法權為建設科技創新型城市提供強大支持。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在其文章《深圳創新的十大啟示》中指出,深圳的崛起並非偶然,既離不開深圳企業家的大膽創新和艱苦奮鬥,也離不開深圳政府在推動創新方面的獨到做法,為企業提供了優質的服務和寬鬆的環境,實現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相結合。

早於2008年,深圳便率先出台了建設科技創新型城市的首部法規《深圳市經濟特區科技創新促進條例》,鼓勵深圳市政府發起或者參與設立創業投資基金,引導社會資金流向創業投資企業,引導創業投資企業投資於預期良好的科技項目或屬於鼓勵發展範圍的初創科技企業。同時,深圳市政府發起提出通過設立再擔保機構,為擔保機構擔保科技創新型企業提供再擔保而發生的虧損,實行財政有限補償擔保代償損失,「鼓勵創新,寬容失敗」有了法律根據。

研發投入走高專利申請稱冠

2020年深圳又發布《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條例》,在全國率先以立法形式規定不低於30%的市級科研經費必須投向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目前,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1,880.5億元(人民幣,下同),已經連續8年兩位數增長,佔GDP的比重由2014年的4.02%提升至2022年的5.81%。深圳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20年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

深圳採用問題導向的方式,不斷轉變政府職能,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2023年,深圳某數據領域高科技企業憑借在深圳數據交易所上架的數據交易標的,獲1,000萬元授信額度,成為全國首筆無質押數據資產增信貸款。

圍繞新興產業的發展,深圳持續通過先行先試立法保駕護航。今年2月,深圳推出了全國首部低空經濟產業促進專項法規《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並發布《深圳市培育發展低空經濟與空天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4—2025年)》,出台《深圳市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2022年8月,全國首部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法規《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正式實施;2022年9月,《深圳經濟特區人工智能產業促進條例》發布,成為中國首部人工智能產業專項立法……

圍繞新興產業的發展,深圳持續通過先行先試立法保駕護航。圖為深圳機械人企業優必選全新一代工業人形機械人在汽車廠實訓。(香港文匯報深圳傳真)

優化營商環境成引企「強磁力」

深圳營商環境也成為吸引科創企業的「強磁力」。

2024年6月,深圳連發《深圳市2024年優化市場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等3份重磅文件,提出105項主要任務。這已是深圳營商環境改革的6.0版本。早在2013年3月,深圳率先在全國啟動商事制度改革。

截至2024年2月,全市商事主體總量達425.75萬戶,深圳擁有本土世界500強企業11家,約300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深落戶。

深圳90%以上的創新型企業是本土企業。圖為與會嘉賓參觀華為智選智能新品。(資料圖片)

深圳支持科創發展系列舉措

深圳支持科創發展系列舉措

特稿|創新要素配置緊圍企業布局

回顧深圳的科技創新發展之路,其最大的特色在於沒有遵循「基礎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成果產業化」的線性創新模式,而是「一切以產業和企業為中心」,着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所有的創新要素配置均圍繞企業創新布局。

90%以上的創新型企業是本土企業、90%以上的研發機構設立在企業、90%以上的研發人員集中在企業、90%以上的研發資金來源於企業、90%以上的職務發明專利出自企業、90%以上的重大科技項目發明專利來源於龍頭企業,深圳「6個90%」的創新密碼被廣為稱道。

深圳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從2000年的212家,增長到2023年的2.48萬家,增長百餘倍,此外,還有95家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0家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最新第六批專精特新「小巨人」,深圳入選298家、位列全國第一,累計培育數量突破1,000家。

2024年上半年,深圳地區生產總值達17,302.22億元,同比增長5.9%。分析細分指標,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7,602.50億元,同比增長11.7%,佔GDP比重43.9%。其中,軟件與信息服務、智能終端、網絡與通信、超高清視頻顯示、智能網聯汽車均呈兩位數增長;新增的低空經濟與空天、人工智能兩個集群分別增長32.4%和13.4%。

上一篇:廣東創科啟示錄|科創產業雙輪驅動 政府搭台企業主唱
下一篇:廣東創科啟示錄|政府甘當「店小二」 批地撥款快又準

首页   |   

Copyright © http://www.khci.vip/ 英国富中传媒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