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芾“花鸟世界”中的二十四节气:霜降

廣東21城「運動人設」大公開!快來看你家鄉代表什麼運動

华南首个!肇庆惊现陨石坑

28 nations and regions, 200 players unite in China's Zhuhai for football and friendship

解锁“5蚊”一只大熊猫!广州动物园新大熊猫馆正式开放

15,947 Drones! Shenzhen drone show breaks Guinness World Record again, staging fireworks with tech magic

業界聚首深圳 推動粵港澳機場資源融合共享

发布时间:   来源: 大公報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民航高質量發展會議」提出推進「珠三角運管委」試點工作,加快粵港澳機場資源優勢融合。圖為廣州白雲國際機場。
      (大公報記者 方俊明)近日,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在廣東組織召開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民航高質量發展會議」,來自粵港澳等20家民航企事業單位聚首深圳,凝聚共識攜手構建「統籌有力、優勢互補、競合共贏」的民航協同發展新格局。會議提出,加快港澳機場國際要素資源優勢和內地機場資源優勢融合,推進「珠三角運管委」試點工作向縱深發展,以「珠三角運行協同平台」建設融合港澳民航運行機制,逐步朝着實現建設「大灣區運管委」的目標邁進。專家認為,這有助提升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的國際競爭力。

      粵港澳大灣區機場已晉身為全球各大灣區中規模最大的機場群。但由於產權歸屬、運行標準、定位分工等多方面原因,大灣區機場發展趨同、空域資源緊缺、協同機制不暢等問題依然突出;在政府層面仍缺乏強有力的統一協調機制,在樞紐競爭力等方面也要進一步提升。本屆會議提出,要以「機場群」思路統籌合作發展,加快港澳機場國際要素資源優勢和內地機場資源優勢融合,推進「珠三角運管委」試點工作向縱深發展,以「珠三角運行協同平台」建設融合港澳民航運行機制,逐步朝着實現建設「大灣區運管委」的目標邁進。

      深化空管合作 提升空域使用效能

      其中,大灣區民航將積極深化粵港澳空管合作,推進空域統籌規劃方案不斷完善,持續提升大灣區空域使用效能。澳門機場積極參與大灣區新基線大流量模型模擬評估工作報告的編寫及草擬了大灣區航行新技術應用策略報告。目前澳門機場已經接通國家流量管理系統,為提高大灣區整體流量管理水平和運行品質打下良好基礎。中南空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主動響應建設世界一流空管要求,與大灣區各方深化合作,推動空域資源優化和空管創新發展。

      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表示,香港機場國際旅客佔比高,國際樞紐地位顯著;連續13年獲選全球最繁忙貨運機場,貨運量近3年高居全球榜首;加上三跑道系統將於今年全面投入運作,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將進一步鞏固,在大灣區打造世界級機場群過程中可發揮重要作用。

      鄭天祥建議,「大灣區運管委」可定位為國家層面的灣區民航統一協調與監管機構,不僅中央派員參與,還可聯合中央及地方政府、機場、航空公司及空管等民航相關單位,統籌分配航權、航線等資源,以提升灣區機場群整體競爭力為目標,加快實現大灣區機場群協同發展。下一步還可在機場間相互參股等方面進行創新探索,讓灣區機場群成為利益共同體;另外還可探索逐步實施一體化協同運行方案,為打造機場集群效應、航空資源共享等闖出新路,共同提升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機場群一小時互通 「旅客聯程」運輸

      會議提出,大灣區各民航單位要從軟硬件兩方面着手,為大灣區民航高質量發展築牢根基。其中,有序推進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等機場基礎設施擴建工程,力爭做到與旅客、貨物運輸發展需求動態匹配,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同時,完善以大灣區主要機場為核心,彙集城市軌道交通、高速公路、水運碼頭等多種方式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打造「大灣區機場群一小時交通圈」,推進「旅客聯程」運輸協同發展。

      大灣區民航亦致力推進形成「產業相通、信息相通、標準互認、資質互認」的產業融合新格局。其中,香港航空與多家機場簽署了維修支持協議,並參加了粵港澳大灣區首個民航維修產業聯盟,進一步深化與粵港澳地區民航維修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澳門航空積極推進港澳與內地民航類專業資格交流機制,實現民航專業資格有序互認,推動內地與港澳民航專業人員跨境便利執業。

      民航協同發展 香港處處機遇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民航高質量發展會議」近日在深圳舉行。(受訪者供圖)
      融合運行機制

      推進「珠三角運管委」試點工作向縱深發展,以「珠三角運行協同平台」建設融合港澳民航運行機制,逐步建設「大灣區運管委」,利於促進兩地優勢資源融合。

      共同培養人才

      香港國際航空學院與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圍繞推進人才培養、教師實踐和學生實習、人才交流共享、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開展合作。

     共建就業基地

     新翔(香港)有限公司與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圍繞人才聯合培養、教師實踐和學生實習就業基地共建、科研及舉辦各類技能競賽等方面開展合作。

     合作航線保障

      大灣區航空與東海航空圍繞飛機定檢維修實施、航線保障、機庫租賃、航材工具設備租賃以及工程技術支援等方面開展合作,推動跨境維修產業合作發展。

     拓展合作模式

     大灣區民航正穩步形成產業相通、信息相通、標準互認、資質互認的產業融合新格局,有利於香港民航領域加速與內地「軟連通」,拓展合作新模式。

     實現資源共享

     香港航空與多家機場簽署了維修支持協議,並參加粵港澳大灣區首個民航維修產業聯盟,進一步深化與粵港澳地區民航維修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

     運輸協同發展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機場群一小時交通圈,匯集城市軌道交通、高速公路、水運碼頭等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推進旅客聯程運輸協同發展,利於拓展香港機場客源。

      大公報記者方俊明整理

      話你知|「經珠港飛」拓寬兩地交通旅遊合作

     •作為珠海與香港兩地機場合作模式的創新實踐,「經珠港飛」是指內地旅客飛抵珠海機場,經由港珠澳大橋的香港機場封關巴士直達香港機場乘機的「空─陸─陸─空」國際聯運模式。其間旅客僅過境香港機場,無需辦理香港方面的入境手續。

     •「經珠港飛」政策通過借助香港國際機場豐富的國際航空網絡,進一步便利內地旅客國際出行,拓寬珠港兩地交通與旅遊業合作空間,實現與香港兩地雙向引流,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交通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該項目第二階段將啟用珠海機場「經珠港飛」服務櫃枱,實現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服務櫃枱功能前移;屆時內地城市的旅客落地珠海機場後即可辦理值機,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通關直達香港機場。

     資歷互認|設空乘雙證書課程 便利跨境執業
      「粵港澳大灣區民航青年交流項目」於近期啟動。
      由民航中南局與香港民航處聯合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民航青年交流項目」於近期啟動,旨在為民航青年提供一個深入了解粵港澳民航業的平台,推動大灣區內人才交流,更好構建大灣區民航高質量協同發展新格局。

      香港民航處處長廖志勇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民航青年交流項目不僅為大灣區的青年民航從業人員提供了民航知識分享和技能提升的寶貴機會,更是一個促進相互了解、增進友誼和鼓勵共同探索未來民航業發展機會的平台。」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與香港職業訓練局最近進行「粵港空乘專業雙證書課程合作備忘錄」簽約。此次簽約將促進雙方空乘專業人才聯合培養,實施空乘專業「2+1」聯合培養項目,通過學分互認,實現內地學歷教育證書與香港職業訓練局航空機艙及客運服務高級文憑對接,學生畢業後可參加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的「職專畢業生留港計劃」,從而打通內地高職院校學生進入香港就業的通道,建立學生聯合培養新模式。

     穗港職訓合作 培育民航人才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與香港國際航空學院簽署合作項目。
     在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民航高質量發展會議舉行期間,多個合作項目簽署。其中,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與香港國際航空學院圍繞推進人才培養、教師實踐和學生實習、人才交流共享、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開展合作;還與新翔(香港)有限公司圍繞人才聯合培養、教師實踐和學生實習就業基地共建、人才交流共享、科學研究、校企培訓、舉辦各類技能競賽等方面開展合作,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民航人才培養合作水平,加快大灣區民航職業教育產教融合。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學院作為大灣區內唯一民航局直屬院校,將把「國家戰略」「灣區所需」「行業所求」和「學校所能」結合起來,加強與大灣區內政行企研校多方合作,共同支撐粵港澳大灣區民航產業高質量發展,使學校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供給地、智力資源的集聚區和教育培訓的示範區。

      記者手記|大公報航空業座談會 建言灣區融合發展
 
     發達的航空運輸能力和臨空經濟是世界級灣區的核心增長極之一,《大公報》繼今年4月推出「求變創新」系列報道,分析大灣區機場群發展現狀,探討大灣區航空業協同發展之後,5月下旬又舉辦「創新求變 聯動騰飛──大灣區航空業新質生產力」座談會,出席座談會的業界持份者、專家及議員提出一系列大灣區機場群協同發展倡議,引來社會熱烈反響。

      出席大公報座談會的業界代表、專家及議員積極建言獻策,提出多項灣區機場群協同發展倡議,讓香港更好融入和服務大灣區等,共同打造高質量、高效能、可持續、更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機場群。

      多位業界代表、專家及議員認為,目前大灣區主要機場航線網絡重複建設情況普遍,同質化競爭激烈,區內空域結構複雜、機場群呈多中心發展格局,需引入新思維,設立更高層面的協調機制,就不同機場之間的差異化定位分配資源,創新聯動合作模式,強化大灣區機場群協作,才能促成大灣區機場群聯動騰飛,互惠共贏。這與近日舉行的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民航高質量發展會議」提出建設「大灣區運管委」的目標不謀而合。可見,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航空資源要素配置、創新深度合作機制、做大做強大灣區航空業市場,越來越成為各界的共識。
上一篇:中国各地组织多样活动迎端午
下一篇:灣區構建算力網 香港創科新機遇

首页   |   

Copyright © http://www.khci.vip/ 英国富中传媒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