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首个!肇庆惊现陨石坑

28 nations and regions, 200 players unite in China's Zhuhai for football and friendship

解锁“5蚊”一只大熊猫!广州动物园新大熊猫馆正式开放

15,947 Drones! Shenzhen drone show breaks Guinness World Record again, staging fireworks with tech magic

「吾城吾歌」灣區民謠夜來襲 多方言民謠歌唱嶺南情懷

Chengdu CATANIA's Tower 2 Debuts Globally: A 222-Meter-High Sky Residence Redefining Global Luxury Living.

大咖说会 | 暨南大学校长邢锋:坚持“侨校+名校”发展战略,当好大湾区“智高点”

发布时间:   来源: GDToday

      2月18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政府、科技、教育、企业等各界人士围绕高质量发展展开热议,锚定新一年发展目标。暨南大学校长邢锋在接受GDToday记者专访时表示,暨南大学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港澳台侨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将继续坚持“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为广东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科研和智库三方面的支持。

  高质量办学对港澳台侨学子形成集聚效应

  GDToday记者:过去一年,学校在聚焦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有哪些标志性的进展?

  邢锋:暨南大学因侨而立,以侨而兴,是一所承担独特办学使命和任务的大学。学校以独特的办学模式、在海内外的广泛影响力和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对港澳台侨学子形成了巨大的集聚效应。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在校全日制学生47660人。其中,在校港澳台侨及外国留学生16433人,约占学校全日制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也约占全国高校港澳台侨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学校也一直坚持做优特色育人体系,推进侨校“同心圆”影响力不断提升。比如坚持“分类培养、分流教学、同向融合”的育人模式,制定专门的港澳台侨学生培养方案,通过建设特色教材、打造高质量课程、多维提升学生素养等方式,助力港澳台侨学子成长成才。

  教学改革的成果是丰硕的。在过去一年,暨南大学52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全国排名第32位;71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并列全国排名第23位,其中新增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6门,累计达到15门,并列全国第2位。学校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药学学科连续两轮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的学科数增至19个,并列全国第13位,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全球1‰。

  GDToday记者:面向港澳台侨是学校的办学特色,未来又将如何培养人才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邢锋:在新的一年里,暨南大学将继续以“侨”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和兴校之源,坚持“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坚持“宏教泽而系侨情”的办学宗旨,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在教育方面,暨南大学将坚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打造“高峰+高原”的学科发展格局,以一流学科体系支撑一流人才培养。学校将努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宽厚基础、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他们将成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而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很多暨南大学培养的港澳台侨生,都选择继续留在大湾区深造和就业创业,为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新赛道”上挖掘学科交叉新增长点

  GDToday记者:在科研方面,暨南大学过去一年又取得了怎样的突破?

  邢锋:2023年,暨南大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类项目上取得了创历史的最好成绩,首获交叉科学部专项项目、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团队试点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与信息融合”重点专项项目,再获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重大项目获批8项,排名全国第6位,是我校在该类别项目上的历史最好成绩;获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项,排名全国第3位。平台建设实现重要突破,首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并正式启动建设,新增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正在做强有组织科研,推进原创性科技攻关能力不断提升。

  GDToday记者:作为院士校长,您对暨南大学未来的科研高质量发展路径又是如何规划的?

  邢锋:我们将坚持以重大创新平台为抓手,加强一流科研团队及原创性科研成果培育,建设重大科研成果的孵化平台。一方面,整合校内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平台优势开展联合攻关,形成“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科研平台梯队,完善“学校-学院-学科”协同的科研平台建设机制,提升承担重大科研任务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科交叉和多领域联合攻关的战略引领与政策支撑,重点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和集聚力量实施有组织科研,聚焦广东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在网络空间安全、碳达峰碳中和、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赛道”上挖掘学科交叉新增长点,开展从基础到应用的贯通式研究,为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打造高端智库品牌,成为连接广东和世界的“桥梁”

  GDToday记者:在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方面,学校还有哪些好的做法可以分享?

  邢锋:暨南大学一直在做实新型智库集群,推进服务国家大统战能力不断提升。暨南大学在华侨华人、新闻传播、工商管理、产业经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等智库建设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暨南大学将坚持以提升服务能力为导向,加快高端智库建设及科技成果转化,以创新协同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

  当前广东正在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以及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暨南大学将抢抓机遇,以更加主动积极作为的姿态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全省的创新链、产业链紧密衔接,将特色优势和潜力充分调动起来转化为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暨南大学将继续坚持以国家级智库型研究基地的实体化建设为契机,集中优势力量,打造起充分彰显暨南特色、辐射粤港澳地区的高端智库品牌,为广东省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建言献策。同时,依托丰富的科研资源、扎实的创新能力,以及三地五校区的区位优势,加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重点开展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技术攻关和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在服务广东培育发展“双十”产业集群、构建协同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当好粤港澳大湾区“智高点”,努力成为连接广东和世界的“桥梁”。

  文字:GDToday记者 李心迪 

  海报:GDToday记者 霍维露 叶珍

上一篇:大咖说会 | 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融合学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下一篇:大咖说会|港科大(广州)协理副校长熊辉:高质量发展需要战略性科学家

首页   |   

Copyright © http://www.khci.vip/ 英国富中传媒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