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芾“花鸟世界”中的二十四节气:霜降

廣東21城「運動人設」大公開!快來看你家鄉代表什麼運動

华南首个!肇庆惊现陨石坑

28 nations and regions, 200 players unite in China's Zhuhai for football and friendship

解锁“5蚊”一只大熊猫!广州动物园新大熊猫馆正式开放

15,947 Drones! Shenzhen drone show breaks Guinness World Record again, staging fireworks with tech magic

从Chifa到蔡李佛拳:中国与拉美百年交往中的广东元素

发布时间:   来源: 南都即时

“From China to Peru(从中国到秘鲁)”是一个英语短语。因两国相距遥远,所以这个短语还有“走遍天下”之意。在地理上,位于地球直径两端的点被称为“对跖点”,两点间时差12小时、季节恰好相反,是在这个星球上相距最远的两个地方。而广东的对跖点,正落在拉美大地。

过去数百年间,一代接一代的华商、华工从广东出发,远渡重洋,扎根秘鲁、巴西等国,带去种植技术、参与当地建设,并将充满广府特色的饮食、建筑文化深深融入当地社会发展。

秘鲁街头“Chifa”(来自粤语“吃饭”,即中餐厅)的招牌随处可见,被称为巴西“麦当劳”的“角仔”美食为广东人改良而来,蔡李佛拳功夫学校遍布智利全国多地……如今,广东与秘鲁、巴西等拉美国家的关系已成为“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生动诠释。

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之际,南都、N视频记者多方采访,讲述中拉友谊之路上的广东元素、广东故事。

智利蔡李佛拳功夫学校的训练现场。

不远万里到拉美

巴西有句谚语:“友谊就像葡萄酒一样,时间越久越好。”

巴西与中国虽处地球两端,看似山遥水远,却有着200多年的交往历史。

葡萄牙语将“茶”叫做“Chá”,源自粤语发音。1812年,里约植物园获得了由中国澳门寄去的茶种。中国茶农远涉重洋,迁至里约热内卢种茶授艺,让巴西成为继中国和日本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茶叶种植技术的国家,他们当中不少人来自广东。

“中国人的茶文化早已融入巴西人的生活中。”巴西中医师维托尔·布特库斯告诉南都记者,之前当地盛行喝红茶,后来受中国移民喝绿茶的影响,当地人也慢慢养成喝绿茶的习惯。

秘鲁与巴西相邻。广东人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留下了175年的足迹。

他们抵达秘鲁后,在荒岛上捡鸟粪。

秘鲁沿海一带有很多岛屿,自古以来,海鸟在这些岛上栖息,堆积了数十米厚的鸟粪,这是当时欧洲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肥料来源。

多年前,拉美和加勒比区域华侨史研究学者沈卫红曾到秘鲁一座“鸟岛”进行田野研究。“凌晨4时,我们驱车前往距离利马250多公里的一个港口,再乘坐快艇前往‘鸟岛’。随着快艇慢慢靠近,我闻到了刺鼻的味道。”

秘鲁首都利马市中心的唐人街上,一家中餐馆在门前挂上代表“生财”的生菜。新华社发

她说,百余年前,广东“苦力”就是在这些孤岛上,在闷热、潮湿和臭气熏天的环境里,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每天要挖约4吨鸟粪。他们一铲一铲,日复一日地挖鸟粪,很多人因积劳成疾,客死他乡。

“幸运的是,秘鲁华人如今已很好地融入秘鲁社会,而‘鸟岛’,已成为太平洋上的一缕粤音,飘落在秘鲁华人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沈卫红告诉南都记者。

苏里南南接巴西,当地有句俚语叫“街角的华人大叔”,意思是华人大叔开的店铺遍及街头巷尾,当地民众随时可以在店里买到所需要的物品,“华人大叔”受到苏里南民众的尊敬。

华人成功融入当地社会,离不开苏里南历史最悠久的华人社团——广义堂。

富丽辉煌的中式楼宇、流光溢彩的琉璃瓦墙、威武霸气的汉白玉石狮……这便是当地家喻户晓的广义堂。

19世纪80年代,苏里南水网交错,没有公路通往首都帕拉马里博,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散居在各地种植园的华人坐船到首都寄侨批、会老乡、看病,当日来回比较困难。

于是,五位广东先侨在现在的唐人街创办俱乐部,为远道而来的同胞提供临时寄宿,俱乐部也提供寄汇侨批服务,广义堂由此起源。

“自成立以来,广义堂真正做到了全方位服务苏里南侨胞,服务苏里南社会,联络华人与当地各族人民的情谊,帮助华人新移民融入主流社会,架起苏里南与中国之间友好沟通往来的桥梁。”广义堂堂长何振雄向南都记者讲述,每当苏里南有灾情时,广义堂总是率先带头捐款,帮助当地民众渡过难关。

从大街上看过去,广义堂的牌楼与正楼大门不在一条直线上。原来,这是先侨的用心之举——牌楼向东而立,意为永远向着祖国的方向。

“广义堂星期天市场”,是苏里南华人社区的一个特色。

20世纪90年代末,一批刚到苏里南的新侨在街边临时摆摊营生,广义堂为帮助新侨,于2009年向政府申请“星期天市场”牌照,提供固定摊位,“广义堂星期天市场”由此而来。

沈卫红笑道,在“星期天市场”,处理好的鸡鸭鱼肉、各类蔬菜水果和粤式点心熟食应有尽有,就好像在广东逛菜市场。

从“Chifa”到“揾食”

行走在秘鲁的大街小巷,走几步一抬头,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块写着“Chifa”的招牌。

在当地,中餐馆无论大小,统一称作“Chifa”。据悉,秘鲁全国约有8000家中餐馆,仅首都利马就有6000多家。

中餐馆在秘鲁被称作“Chifa”(吃饭)。新华社发

“Chifa”,来自粤语“吃饭”,出生于此的华裔被称为“Tusan”,来自粤语“土生”。沈卫红告诉南都记者,去“Chifa”吃饭,是秘鲁人的生活方式,好比广东人去酒楼喝早茶。

2017年,秘鲁国家邮政局在利马著名中餐馆富临门大酒楼,举办中秘友好纪念邮票发布会。当时发行了三套邮票,其中一套就是秘鲁中餐。

当天同时发行的,还有四张以中餐特色菜品为图案的纪念邮票,图案分别是“Arroz Chaufa(炒饭)”“Sopa Wantan(云吞汤)”“Tallarín Saltado Taipa(什锦炒面,‘Taipa’来自粤语‘大把’)”“Chi Jau Cuy(柱侯鸡)”。

沈卫红介绍,自1849年10月首批75名广东华工抵达至今,在秘鲁的华人华裔已超过300万人,其中,广东籍侨胞占90%。

这些华工在秘鲁“揾食”的主要方式是从事修建铁路、建设城镇、开采硝石、种植棉花和水稻等工作。他们把生产技能传授给秘鲁人民,为秘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秘鲁投资基建项目、矿产、港口,越来越多汽车、电子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中国产品和尖端科技创新成果进入秘鲁市场。

在秘鲁的邻国巴西,粤商的拼搏与传承在当地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巴西,一种名为“角仔”的特色美食随处可见,有巴西“麦当劳”之称。实际上,这种美食为广东人改良而来,已有约百年历史,承载着粤籍侨胞的巴西“淘金梦”。

巴西特色美食“角仔”。

巴西粤商会会长苏梓祐1992年来到巴西,起初在角仔店里帮工。角仔店早上六点开门,晚上九点以后才打烊,“广东人做生意,除了元旦,一年里基本不休息”。

苏梓祐告诉南都记者,广东老华侨肯吃苦肯打拼的精神,深深影响着他。

两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广东侨胞在巴西靠着拼搏努力闯出了一番天地,当地粤商会多年来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持续为中国企业走进巴西牵线搭桥。

自2009年起,中国一直是巴西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巴西主要外资来源国之一;巴西则是首个对华出口突破千亿美元的拉美国家,也是中国在拉美的最大贸易伙伴国。

2023年初,中巴签署在巴西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推动使用本币进行双边贸易结算。

今年是中巴建交50周年。4月,广东—巴西经贸合作推介会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粤巴两地的知名企业家及重要工商社团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合作商机。粤方代表用详实数据重点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成就和发展潜力,明确表示“期待扩大南美朋友圈”。

首批中国茶农漂洋过海到巴西种茶授艺,播下的友谊之种,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开花结果。

广东的发展也在持续吸引着来自拉美地区的目光。今年9月7日至10日,一批来自拉美多国的网络达人受邀参访广东,领略“广东制造”独特魅力。

9月9日,一群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网络达人“闯”进东莞一公司直播间。

在这趟行程中,他们“闯”进广东企业直播间,说着普通话,对着镜头为皮具箱包火热带货。“这款包质量非常好,可以装很多东西,快买!”

“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次来到东莞,我深切感受中国人民的勤奋和创新精神。”走进生产车间激情体验直播带货后,圭亚那国家新闻署记者沙昆·汉密尔顿·吉尔向南都记者直呼“大开眼界”。从中,他看到了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广阔的市场合作空间。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这句话用来形容中拉关系,恰如其分。

“人生乐在相知心”

“它长得很漂亮。”11月13日,同南都记者谈起安第斯皇后凤梨时,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葛学军难掩赞叹。“3500米的高原气温低,在那生长的植被一般较为低矮稀疏,但它一长就长十几米,还是一大片地长,很壮观、很漂亮。”

安第斯皇后凤梨是安第斯山脉特有的一种植物。保护安第斯皇后凤梨,则是葛学军与秘鲁同行间的共同心愿。

近年来,这一被誉为秘鲁“国宝”之一的世界最大凤梨科植物,因种种原因,在秘鲁大地上日益减少,面临危机。

葛学军在拉美地区考察。

十几年来,葛学军和他的中国科学院同事、秘鲁同行一起,尝试通过实地调查、开展保护基因组学研究等方式探究濒危原因,为当地采取设立保护区等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案支撑。

而他所在的华南植物园,在这十多年来,也敞开怀抱,迎来越来越多的拉美合作伙伴——从最开始合作的秘鲁国立圣马科斯大学,到厄瓜多尔天主教大学、哥伦比亚罗萨里奥大学,华南植物园与多个拉美高校携手,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往来之中,中国与拉美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哟,的,giro(转)!”伴随着一连串中西语夹杂的响亮口令,身穿印有“智利蔡李佛”中文字黑色衣服的学员们,随着师父一声声令下,利落地挥舞着手中的武术扇,果断地旋转、踢腿、推掌……这是智利蔡李佛拳功夫学校的训练现场。

学校创始人劳尔·图廷·多诺索(Raúl Toutin Donoso)和马塞尔·图廷·多诺索(Marcel Toutin Donoso)两兄弟,在当地教授蔡李佛拳已有数十年,并把学校开到智利全国多地。

他们还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荣誉会长陈永发的入室弟子。劳尔告诉南都记者,“蔡李佛拳是一套非常强大和有效的武术系统,在我们当地用于防身非常实用,也能帮助人们达到身心和谐。”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2015年毕业后,90后深圳姑娘袁小婷入职了一家央企,负责巴西、秘鲁、智利等拉丁美洲国家的驻外翻译与项目开拓。这段工作经历,让袁小婷开始有机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项目。

她曾有过一段险些丧命的经历。“在一次项目中,因为地震,山裂开了两段,两座山头之间无路可走。后来我和工程师站在消防处支援的挖掘机挖斗里,全凭挖掘机悬空转移,才得以脱困。”

回忆起这一惊险时刻,袁小婷仍有些颤抖,“但如果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会来到这里。”

2015年12月,袁小婷(中)在厄瓜多尔MD水电站。

在与当地人的交往中,袁小婷发现,智利人很注重中文学习。尽管跨越大洋,他们依然希望能够和中国人有更密切的交流。“如果我能在中间起到小小的作用,那也是很有意义的。”

2023年,对于广东江门台山市斗山镇三兴村村民熊伟民而言,是意义非凡的一年。

2023年3月26日,中国与洪都拉斯建交,当地侨胞倍感振奋。同样激动不已的还有熊伟民,他开始期待未来有一天能前往洪都拉斯,看望远方的亲人。

“我很高兴,两国建交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洪都拉斯前国防部长、海陆空三军总司令、粤籍华裔熊伯洪告诉南都记者。

2013年5月19日,三兴村村民们齐聚在村口,三头醒狮舞动。当时,熊伯洪专程回三兴村祭祖,这是他第一次踏上故乡台山的土地。

熊伟民的父亲熊桃稳虽年事已高,但终于拥抱到了他牵挂大半生,与他素未谋面、同父异母的弟弟熊伯洪。而熊伯洪,终是完成了父亲让他回台山寻根的遗愿。

他告诉南都记者,自己始终记得父亲对他说的一句话,“不了解自己的根,就无法探视未来”。

主场外交看广东

“列车开得很平稳,速度很快,我们谈话间就到目的地了!”参访粤企的前一晚,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一行搭乘高铁,从香港西九龙站抵达深圳福田站,中国高铁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6月25日至29日,博鲁阿尔特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深圳是她首次访华行程的第一站。在深期间,博鲁阿尔特一行也参访了华为、比亚迪等企业,新奇的智能技术让她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惊叹于广东制造技术之先进的,还有此前参访广东的苏里南共和国总统昌德利卡佩尔萨德·单多吉。

在腾讯参观微信、腾讯云、AI、游戏科技等产品和方案后,单多吉当场邀请腾讯赴苏里南投资;在华为深圳总部参观反映数字技术最新趋势的展厅,并体验新技术带来的应用场景后,他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与华为在行业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

巴拿马驻广州总领事叶明明也曾向南都记者感慨道,“广东应用技术的发展令人印象深刻。” 

叶明明祖籍广东,能说一口流利的粤语。她告诉南都记者,巴拿马国际贸易博览会是中美洲乃至整个拉美地区最重要的贸易展览会之一,每届都吸引大量中国企业参展,已经成为两国经贸交流合作的良好平台。

今年,许多广东企业参加了第40届巴拿马国际贸易博览会。在她看来,巴拿马国际贸易博览会同广交会有异曲同工之处。

叶明明说,和广东相似的是,巴拿马是世界一流的物流中心,聚集着世界各地的人,巴拿马运河吸引许多跨国公司前来投资,促进了当地制造业和出口贸易的发展。“广交会是中国最重要的展会之一,也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扇大门。” 

如今,“走,到广东去”,逐渐成为新潮流。广东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正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友人。 

“我在这里第一次遇到了智能厕所!”9月11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国家级钢鼓手约书亚·雷格雷罗,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了一则短视频。

“不仅镜子是智能的、马桶是智能的、就连垃圾桶都是智能的,而且马桶还有烘干功能……”视频里,他对广东的先进技术直呼“Smart(太智能了)”。

今年9月7日至10日,来自拉美多国的网络达人受邀参访广东。

“我现在就想买一部手机!”参观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期间,网络达人们对着手机产品爱不释手,对广东“智”造交口称赞。

巴哈马旅游博主阿什德·贝恩举着一部手机,不时记录和中国记者们面对面的场景。“如果公司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需要手机代言人,我们这些内容创作者就可以!”

除智能手机外,近年来,随着广东潮玩企业向做原创IP转型,更多原创潮玩远销日本、韩国、泰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网络达人们此行也来到东莞市微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现场体验拼装模型过程,感受“中国潮玩之都”的独特魅力。雷格雷罗则在相关乐器潮玩模型前驻足欣赏,拍照记录。

“牙买加人开拓进取,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牙买加人来到广东,来到粤港澳大湾区,深入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在这里投资兴业。”牙买加生活博主扎纳巴·哈德森说。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网络达人们穿汉服共舞。

“大家听,这是中国音乐!”访问广东期间,雷格雷罗用手机即时记录所见所感,积累Vlog素材。 

他还穿上汉服,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最具民族特色的乐器钢鼓,激情“敲响”《上春山》。中拉音乐碰撞中,网络达人们踩着鼓点,在舞台上随着音乐摇摆,时不时围成圈,一同共舞。 

“我用相机记录下了这次演出,视频做好后,我会发布到网络平台和大家分享,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的中国,也期待更多人到中国来,到广东来。”雷格雷罗说。 

出品:南都即时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张倩寒 韦娟明

采写:南都记者 梁令菲 翁安琪 见习记者 郑欣蔚

上一篇:苏-57战机传奇试飞员:喜欢吃所有的中国菜
下一篇:书香盛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盛大揭晓

首页   |   

Copyright © http://www.khci.vip/ 英国富中传媒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