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价还会涨吗?发改委:后期将回落
发改委回应物价波动、外企外迁、西部是否将迎来新一轮基建投资等经济热点
9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9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会议上对于大家关注的物价波动、外企外迁、西部是否将迎来新一轮基建投资等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
回应物价波动:
四举措做好“两节”保供稳价
“物价方面,感受最明显的是蔬菜价格有所上涨,马上要到十一节假日了,不知道蔬菜价格会不会再上涨?”北京市民陈女士表达了自己的顾虑。
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涨幅较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食品对当月CPI环比涨幅的拉动比例约为77%,其中,鲜菜价格环比上涨6.4%,鸡蛋价格季节性环比上涨11.3%,猪肉价格环比涨幅收窄至1.2%,鲜瓜果、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粮食价格保持平稳;非食品价格总体稳定,其中,汽油、柴油、飞机票、宾馆住宿价格环比有所上行。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保持平稳运行,1-8月累计上涨1.0%,8月份同比上涨0.5%。
对于当前物价水平,交银金研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对记者表示,8月份CPI同比涨幅回落到2.4%基本符合我们判断,食品价格涨幅收窄是CPI回落的主要原因。刘学智表示随着食品价格的逐渐回落,CPI可能重回下行趋势。夏季过后高温和雨水天气对食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减弱,蔬菜、水果等价格可能明显回落。即便猪肉价格环比保持平稳,持续的高基数也将导致猪肉价格同比涨幅收窄。消费恢复较为缓慢,非食品价格可能仍将处于低位。随着油价回升,旅游、住宿等行业逐渐恢复,未来非食品价格有望逐渐趋稳微升。
预判后势,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兼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蔬菜的生长周期比较短,随着极端天气减少,秋季蔬菜陆续上市,市场供应有望在较短时间内恢复,鲜菜价格将随之回落。
两节将至,为做好市场供应和保供稳价,孟玮表示发改委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提早安排部署。二是加强动态监测。三是组织储备调节。四是兜住民生底线。
回应部分外企外迁:
外企在华投资经营信心没变
针对近期一些外资企业外迁的报道,发改委怎么看待当前形势?下一步打算采取哪些措施,让外资稳定在中国发展?对于以上问题,孟玮回应称,近年来,受要素成本上升、中美经贸摩擦等影响,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部分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调整生产布局,应该讲这一现象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
孟玮进一步表示,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全球跨境直接投资大幅下降,在这样背景下,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利用外资形势也逐步回稳。1-8月,实际利用外资890亿美元,同比下降0.3%,特别是自4月份以来,利用外资降幅逐月收窄,利用外资形势总体好于预期。9月9日,上海美国商会发布报告称,大部分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市场,78.6%的受访企业表示不会转移在华投资,较去年增加5.1个点;9月10日,中国欧盟商会发布报告称,欧盟企业在华投资情况总体稳定,只有11%的受访企业考虑外迁或改变投资计划,接近10年来最低水平。这些数据都进一步显示,外资企业长期在华投资经营的信心并没有改变。
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王鹏向记者分析称,在目前的市场发展环境下,外资企业和外贸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目前疫情影响下,外资企业面临订单锐减的困难、无资产抵押的压力。因此,外资企业正处于特殊时期。
孟玮表示,下一步发改委将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负面清单实施。二是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三是抓好外商投资项目服务保障工作。截至目前已有超过万名外方人员通过这个机制包机出境入境,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便利。后续发改委将继续结合外资项目实施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积极予以协调解决。四是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回应西部将迎来新一轮基建投资:
投资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
从今年1-7月份数据看,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
西部是否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基建投资?孟玮在发布会上回应表示西部大开发20年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投资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西部一些地区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补短板、促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内生动力在一定时期内仍较为明显。
针对这些问题,孟玮表示发改委将会同相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工作的决策部署,一方面,继续支持西部地区加大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领域补短板力度,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撬动和牵引作用,加快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提高基础设施通达性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另一方面,将综合考虑西部地区财力等因素,引导地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严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防“大水漫灌”,严防“半拉子工程”,严防“大拆大建”,严防“贪大求洋”,推动西部地区投资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
回应疫后消费如何复苏:
我国发展新型消费潜力很大
针对各界关心的疫后消费复苏问题,发言人孟玮表示,消费受疫情冲击较大,成为经济恢复薄弱环节,不过我国发展新型消费的潜力还很大、空间还很广阔。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消费受到较大冲击,直至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才实现年内首次正增长。孟玮坦言,消费成为此轮经济恢复的薄弱环节。
她同时表示,我国发展新型消费的潜力还很大、空间还很广阔。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网上购物、在线教育等新型消费业态逆势快速发展,既有效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也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在促进新型消费发展方面,孟玮强调,政策安排着重把握“扩容提质”和“优化环境”两个关键词。
扩容提质,就是要进一步扩大新型消费范围,提高新型消费质量。在现有基础上,要进一步创新无接触消费模式,推广在线开放课程、互联网诊疗等服务,促进健身、旅游等线上线下融合,支持实体商业发展线上业务。同时,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线下拓展,鼓励企业通过网络促销扩大影响,带动实地消费。
优化环境,就是要不断完善促进新型消费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具体包括,完善5G网络、物联网等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加快补齐制约消费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培育建设多层级消费中心,完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网络,建立健全数字化商品流通体系。与此同时,制定完善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带动新型消费的税收、金融、社保、就业等政策,简化相关证照办理,深化包容审慎监管,强化消费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安心放心诚信的消费环境。
新京报记者 张姝欣 姜慧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