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芾“花鸟世界”中的二十四节气:霜降

廣東21城「運動人設」大公開!快來看你家鄉代表什麼運動

华南首个!肇庆惊现陨石坑

28 nations and regions, 200 players unite in China's Zhuhai for football and friendship

解锁“5蚊”一只大熊猫!广州动物园新大熊猫馆正式开放

15,947 Drones! Shenzhen drone show breaks Guinness World Record again, staging fireworks with tech magic

东南网:融合谱新篇 20年再出发

发布时间:   来源: 东南网

东南网首页改版于今日上线。
 
       东南网10月18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又一年深秋。
       2021年10月18日,东南网迎来上线20周年的喜庆日子。
       当时间的指针拨转回2001年,彼时,国内互联网新闻门户尚处于萌芽阶段,就在这一年的10月18日,东南网的前身——福建东南新闻网上线了,开启了我省新闻宣传事业崭新的网络时代。
20年,岁月如梭!东南网在时间轴的刻度上走过了7300多个日日夜夜。从蹒跚起步,到如今的风华正茂,一路走来,东南网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在新媒体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我们的平台 破“圈”筑新闻媒体矩阵
       技术飞速发展,带来了媒体传播格局的变迁。东南网自带互联网基因不断开拓,向着平台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众声喧哗时代,坚守主流媒体的担当,建好主阵地、当好主力军。
       2009年10月1日,东南新闻网与福建日报网合并,升级改版成为东南网。这是一次报网互动的大胆尝试,东南网亦在这条道路上拓展新平台、探索新媒体发展路径。
       20年来,我们不断推动网群建设,整合资源壮大主流声音。如今的东南网,开设了新闻、政务、评论、舆情、视频、商业、IPv6等类型的频道和栏目,还先后和政府部门、相关单位联手合作,承办了“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福建省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以及数十个党政群团的网站。
       20年来,我们不断将触角向基层延伸,在八闽大地落地生根。2011年6月16日,宁德分站揭牌,这是东南网在省内设区市独立设立的第一个分站。随后,泉州站、厦门站、漳州站、莆田站、三明站、南平站、龙岩站、福清站、平潭站、福州站相继成立,完成了福建全省各设区市的布局。东南网还承接一县一网项目,建成了“福建省新闻数据(库)中心”,形成自上而下的传播。
       20年来,我们不断占领新兴媒体阵地,掌握网上舆论引导主动权。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东南网向移动端发力,历经多年的迭代,从最初的微博、微信,到如今的今日头条、搜狐、抖音、快手、百家号、网易号等第三方平台,自营、代运维百余个账号,打造全矩阵、全平台的全媒体新闻阵地,形成传播合力。
       2019年,海峡网、闽南网成为东南网“大家庭”的一员,“一主网二分网”协同发展的网络平台正式形成,确定了不同的发展目标、攻占不同的宣传阵地,即东南网重点打造福建省内最大的重点新闻网站信息源,海峡网重点打造福州第一生活门户新网媒,闽南网重点打造闽南最大的门户网站。
       三网的融合发展不断创出亮眼的成绩单。2020年,东南网媒体矩阵(东南网、海峡网、闽南网)全平台(PC端、移动端)流量超50亿,全矩阵(微博、微信、媒体号、视频号)粉丝数超1338万,微博百万以上阅读量的话题超30个,微信10万以上阅读量的文章超20篇,各平台10万以上阅读量的稿件超120篇,其中3篇抖音作品浏览量均超1亿。
       20年谋篇布局,我们坚持着“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东南网打通了“报网端微屏”,建设成福建网络新媒体“航母”矩阵。

       我们的新闻 爆款“融”产品刷屏网络
       今年中秋前夕,福建出现新一轮新冠疫情,东南网创作的H5《这个中秋,和李白“云上”对饮!》,以清新淡雅的水墨画结合古典诗词,提醒大家节日不忘抗疫,受到网友的热捧和转发,阅读量超10万。
       这只是东南网媒体融合的一个缩影。早在10年前,东南网就开启了报网融合互动的篇章。2010年底,《东南网事》专版登陆《福建日报》,成为读者、网友与报社、网站互动的平台。
       以挖掘、传播网络正能量为己任的《网络正能量》;以“深度报道+视频+高清组图”的组合形式,聚焦闽台两地非遗传承人传承故事的《继艺》;挖掘福建各地热点的人、事、物,展示新福建新风采、新时代新作为的《寻找福建最美网红》;记录忙碌在每一个深夜的城市守护者的《城市守夜人》……一个个报网融合的栏目纷纷开设。
       我们组建了福建省首个全媒体采访队伍,配备先进的现代化采编播设备、深入一线发回图文和视频的鲜活新闻报道。
       2011年7月23日晚,温州境内两列动车发生追尾事故,东南网记者连夜赶赴温州采访,网络专题《往福州方向两列动车温州追尾》,融合了快讯、深度报道、滚动报道、图片、视频、图表、微博互动等多种形式,获得第22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今年9月,莆田、泉州、厦门等地相继出现疫情,由于实施严格防控措施,部分莆田白血病患儿无法到福州救治或购买药品。9月14日,东南网总站、莆田站两地记者与福建省助困公益协会、当地公安部门、志愿者、患儿家长取得联系,用镜头记录人们陪伴药品在转运“生命线”上奔跑的全过程,全网独家直播《莆田仙游白血病患儿药品将尽 多方联动紧急送药——疫情之下爱的接力》,在中国警察网、莆田警方在线、今日头条、视频号等20多个平台上同步分发,累计播放量超300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中国的媒体发展由此进入了融合转型的新时期。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东南网亦按下了媒体融合的“快进键”,开展了不同维度的媒体融合。2016年,东南网全媒体新闻中心落成,运行中央厨房式集成生产模式,积极探索融媒体产品创新、创造、生产新路径。优质的新闻内容通过融媒体手段,实现了传播效果最大化。一系列图文、直播、短视频、音频、H5、动漫、图解、大数据等形式的融媒体精品不断涌现,成为网络上的“爆款”,屡屡被刷屏——
       2017年,东南网独家报道莆田街头车辆在斑马线礼让老人,老人脱帽鞠躬致谢的暖心新闻,并制作《莆田街头:88岁老人三鞠躬,为谁而鞠,为何感动无数国人?》融媒体专题,引起全国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
       2018年起,东南网全力打造“福建影响力”系列融媒体报道活动,2018年推出的改革开放40周年“福建影响力”案例征集活动、2019年推出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福建印记”媒体融合报道、2020年推出的“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福建足迹”暨“福建影响力”系列活动,都获得了全省各地的热烈反响参与和网友们的积极关注转发。
       2019年7月,外交部福建全球推介会万众瞩目,东南网策划的微信公众号推文《你好,世界!这里是福建!》,吸引全省40余个县市区“站队”跟进,连推21篇“#你好,世界#”系列微信,创造了福建历史上同一新闻事件微信公众号文章最多的10万+记录。
       2020年“五一”节,东南网在福州举办“播在上下杭,台江我‘挺’你”带货直播活动,近10个小时观看量超187万,在线观看最高峰值近21万人,累计评论1.6万条。在疫情背景下,东南网在全省各地开启的“媒体+直播带货”新模式,助推了当地经济复苏和产业发展。
       2021年4月,东南网、“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联合省内10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共同发起“寻找红色记忆 见证我的城”环闽动车融媒体联动直播活动,连线直播沿途红色主题展馆、历史文化景区等,在行走中重温百年党史故事,当日累计播放量超161万。
       ……
       我们以“线下活动+线上传播”的形式,举办了一场场特色鲜明的活动。
       东南网承办的福建文创奖评选活动已成功开展7届,海峡两岸新媒体创业大赛成功举办5届,自2014年起成功举办了9届全国网络媒体福建行活动,形成了品牌效应。
       我们携手主流商业互联网平台共同建设栏目和作品,“借船出海”实现多渠道传播。
       东南网与阿里合作的福州脱胎漆器老匠人金虫技艺短视频《一漆一会》的全网传播量超2470万,多条短视频破千万;与企鹅号合作开设账号“福建辟谣”,推动来自福建的正面声音和主流音量80余次登上“较真辟谣榜”。
       20年深耕细琢,我们始终坚持“内容为王”,从“单一”迈向“融合”的跨界之变,让更多新闻可读、可视、可听、可互动、可分享,为网友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新闻产品,进一步增强新时代主流媒体的“四力”。

       我们的关注 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
       “执笔撰真实,铁肩担道义!”前不久,有几名热心网友来到东南网,向《直通屏山——福建省委领导留言板》栏目送上一面鲜艳的锦旗,感谢记者客观报道,为小区居民解决了僵持许久的难题。
       如今,互联网已成为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是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我们坚持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相统一,聚焦民生热点难点问题,于2011年初上线大型网络问政栏目《直通屏山》,如今已经走过第十个年头,成为政府与网友沟通的桥梁,相关材料获省委领导多次批示,入选2020年省报刊十大名栏目。
       号准民情民意脉搏,倾听呼声。针对网络热点,我们主动发声,占领舆论制高点。早在2002年就创办了《西岸时评》,搭建百姓发声平台,培植原创评论,2012年,原创评论《“斑马线打太极”打出“车德之羞”》,获得第22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西岸时评》还被中央网信办评为优秀网评栏目。
       我们紧扣时代主题,反映时代变迁。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东南网策划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案例征集、融媒产品、视频访谈、直播带货、公益广告等,展现福建开展脱贫攻坚、推动改革创新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案例超120个,原创稿200余篇,直播12场,平均每场观看量超130万。
       我们直击新闻第一现场,记录历史瞬间。在疫情期间,东南网记者不畏艰难冲锋在前,深入一线采访报道,书写精彩战“疫”答卷,生产了一条又一条有流量有内容的报道:《福建春季开学时间推迟》抖音上线24小时播放量达648万;《枫亭加油!仙游加油!莆田加油!》微信推文,当天阅读量超10万。2013年厦门BRT事故、2016年泰宁突发大型自然灾害泥石流……在重大新闻现场都能看到东南网记者的身影。
       我们持续跟进热点新闻事件,促进问题的解决。“停课不停学”系列报道促成了教育部门、快递企业合作,解决了学生用书难题;《教辅APP进校园 谁来把关?》报道经央媒转发引用,引起国家领导重视并批示给教育部,省教育厅对此展开调查并在全省范围内发文规范教辅资料。
       20年使命担当,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将群众路线进行到底,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创作出了一条条观点鲜明、语言生动,既有深度又接地气的报道,深受社会各界认可。

       我们的技术 赋“能”新媒体跨越发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蓬勃发展,赋能新媒体新的生产力。东南网顺应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潮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2016年,东南网负责建设的福建首个红色文化网上展示馆上线,率先引入CG特效(三维影像技术),VR首次全面植入,并可支持PC端及各类移动端同时访问。
       AI作为当今数字科技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也在深刻改变着新闻生产流程。东南网积极探索运用AI虚拟主播技术快速生产、发布新闻资讯的流程和方法,与科大讯飞合作推出智能语音产品“AI虚拟主播小晴”,首播当日观看量近50万,已在东南网及所属频道首页投放展示,服务覆盖全省各设区市。
       2020年疫情期间,东南网联合多家科技企业打造了福建首个综合性公益服务平台——福建疫情防控公益服务平台,随后又推出“海外版”“台港澳版”,涵盖18项功能,为全球抗疫物资对接、福建复工复产等提供了助力。
       今年,东南网作为福建省媒体代表,与福建数字经济龙头企业网龙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广大型沉浸光影党史展示空间、数字党建学习空间、AR宣誓设备、互动滑轨——发展历程展示、VR历史影片等各类“数字党建”产品。
       随着5G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应运而生。东南网与万物易联技术公司合作推动网站IPv6升级,今年4月,东南网IPv6频道正式上线。这是在省委网信办指导下,全国首家开通的省级IPv6推广频道,更好助力现代企业、政府等在互联网新时代的数字化转型。东南网“新闻媒体网站集群IPv6升级改造项目”入选全国百大优秀案例的行业融合应用类。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我们不断开展自主研发的路径转型,新设立了产品研发部,自主研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应用程序、词库审校服务系统、新闻内容风控监测、舆情监测等;首个与政府部门合作的数字化展示馆项目在南安落地;还运用无人机、VR等新科技设备和手段,将直播节目从网页端向移动端推进。
       20年日新月异,智能阅报栏、虚拟演播厅、VR、AI、5G……我们持续强化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增强网站的竞争力,引领网站高质量发展。

       我们的目标 有福建人的地方就有东南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作为拥有众多海外侨胞的福建,在对外传播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东南网一直在朝着“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福建人,有福建人的地方就有东南网”的目标不断前行。
       八闽亲情,全球视野。当地时间2014年4月22日下午,东南网美国站在纽约闽侨文化中心揭牌,成为省属新闻媒体第一家海外落地的涉侨网站,在全国省级媒体中首开先河。澳大利亚站、香港站、菲律宾站、阿根廷站、马来西亚站、日本站、新西兰站陆续成立,东南网“国际范”越来越足,如今已开设8个海(境)外分站,还联手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建设“福建文化海外驿站”,信息传播范围覆盖全球。
       海外分站成为宣传闽籍华侨华人活动动态的重要阵地。
       十九大精神宣传贯彻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福建日报社新媒体和东南网推出的一系列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创新产品进行了特别报道。其中,重点引用了东南网美国站精心策划的“海外闽籍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寄语十九大”的专题画面,突出了一位旅美侨领的寄语。
       2020年2月,停靠日本横滨港的“钻石公主”号邮轮游客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的新闻震惊世界,东南网前后方紧密联动,以“走,咱们回家!”为报道主题,以“钻石公主”号上的中国乘客分三批次乘包机撤离为新闻背景,把特约记者旅日闽籍侨胞刘丹蕻(原田优美)、黄汇杰在现场发来的珍贵图片和视频素材快速整理,进行全球独家系列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海内外各媒体转载阅读量超1亿次。日前,作品《护送“钻石公主”号上的同胞回家》获第31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一等奖公示。
       我们开展各色各样的活动,推介福建,向世界讲述着新时代的福建故事;借力海外平台,不断对外宣传国家、福建的发展成就。
       东南网结合国内重要新闻事件和新闻热点,先后策划推出了“镜头里的中国故事——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自拍展”“海外侨胞为家乡‘十四五’建言献策”“京港连线话两会”“北角东南风”“海外战‘疫’我的Vlog”“八闽乡音话两会”等融媒体专题专栏和系列报道。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东南网征集了30多个国家的120多位海外侨胞对党和祖国的诚挚祝福,推出“听海外侨声 赞建党百年”“漂洋过海的祝福”专题专栏;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举行期间,大力宣传推广大会相关信息,包括《世界遗产看中国!这些珍贵的“世界遗产”,你了解多少?》《35分钟,向世界演绎福建》等。
       从2014年起,东南网于每年中秋节前后举办中国·鼓岭(Kuliang)国际诗乐会,向全国、全世界推广鼓岭,至今已举办了6届;
       “中华禅文化海外行”活动分别走进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在美国华人聚集地区城市的闽籍乡亲中餐馆布置宣传展示屏,宣传福建历史文化资源,塑造福建特色文化品牌,传播中华文化,展示文化强省的最新成果;
       承办的2021年福州国际友城文化节系列活动通过全球多点连线的方式开展,向海内外呈现一场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盛宴;
       策划开展的首届海丝国际茶文化论坛在海内外各平台浏览量超5000万,并通过中阿卫视拓宽了福建在“一带一路”阿拉伯地区的影响力;
       承办的“中国有约·遇见福建”2021年国际媒体主题采访活动,报道和社交话题的全球传播总量达1.55亿次,覆盖海外超过2亿受众;
       ……
       20年,收获和成绩,都将成为我们迈向更远目标的崭新起点。东南网将坚守媒体的责任担当,不忘初心使命,齐心协力,再写融合新篇章。
       20岁,我们风华正茂!
       20年,东南网再出发!


扫描浏览东南网20周年专题
上一篇:“亲情中华∙魅力江苏”第三届经典淮扬菜海外推广研习班在常州开班
下一篇:“德尔塔”之后会否还有变异毒株肆虐?

首页   |   

Copyright © http://www.khci.vip/ 英国富中传媒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