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洲華文媒體走進寶安:摩天輪下見證發展成果 「鵬城之翼」載夢起飛

华文媒体高层对话深圳设计周主办方

全球華文媒體匯聚「深圳之眼」 共襄2025深圳設計周開幕盛典

「2025世界華文媒體社長總編輯深圳行」走進深圳珠寶博物館  感受物華天寶帶來的藝術魅力

广东的全运氛围,真的藏不住了!

万芾“花鸟世界”中的二十四节气:霜降

“江门制造”闪耀深蓝

发布时间:   来源: 国际日报
从“深海采火”科考船到海洋牧场装备崛起
“江门制造”闪耀深蓝

       10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圆满完成。采集仪式上亮相的“源火”,是来自南海北部海域水深1522米海底的可燃冰,这是体育运动史上首次在深海海底原位获取运动会“源火”。执行此次采集任务的“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正是由江门企业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建造。这艘兼具海洋科考与深海工程作业能力的国之重器,成为“江门制造”迈向深蓝的生动注脚。
 

江企建造的“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在南海北部进行“源火”采集。 新华社发

       “深海采火”的背后:
       “江门造”科考船的硬核实力

       “看到‘海洋地质二号’助力点燃十五运会‘源火’,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为国争光一样,我们感到无比自豪。”中交四航局航通公司团委书记、党委工作部副部长黄丕康动情地表示。

       执行“源火”采集任务的“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该船原为水下支持维护船,于2020年9月启动改造,2021年6月入厂施工,2022年5月完成综合航行试验,正式交付使用。

​​​​​​​       在中交四航局航通公司的展厅中,“海洋地质二号”的模型引人注目:船体采用醒目的橙红色涂装,宽阔的船头甲板设有大型直升机停机坪,整体设计融合了硬朗的工业美学与未来科技感。经过改造升级,该船已转型为一艘具备伴随大洋钻探船全球航行作业能力的多功能保障船,可承担海底电缆敷设、深水打捞、饱和潜水、风电工程勘察等复杂海工作业任务,成为我国科考船系列的重要补充,显著提升了深海重型装备的探测能力。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技术方法研究所副所长陈宗恒曾评价称:“该船是我国少见的兼具海洋科考与深海工程作业能力的新型科考船。”

​​​​​​​       自2022年入列以来,“海洋地质二号”已成功执行包括南海北部海床流体迁移致灾机理研究在内的多项重大科学考察任务,展现了其多功能特性与强大的作业能力。
 

“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搭载“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在目标海域进行“源火”采集。

​​​​​​​       从科考船到海洋牧场:​​​​​​​
​​​​​​​       “江门制造”的多元突围

​​​​​​​       “‘海洋地质二号’是我们制造的最先进的科考船之一,它体现了我们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投身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建设的决心。”中交四航局航通公司总经理黄红宇如是说。他指出,公司始终以“国之大者”为担当,依托国家级重大工程,致力于打造大型高端海洋装备。

​​​​​​​       作为海洋工程船、港航施工船和液货运输船等领域的专业制造商,中交四航局航通公司不断拓展国内外业务,成果显著。公司自成立以来,建造了400多艘特种船舶。其中,海洋养殖平台的研发与建设成为公司重要发展方向。今年5月,世界首例、国内首创的水体自然交换大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标志着江门乃至广东在向海图强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       随后,公司海洋牧场项目接连取得进展。今年8月,中交四航局航通公司承建的“海陵岛一号”生态化海洋牧场创新园项目在阳江市启动。该平台为大型半潜式桁架结构,总养殖水体达4.4万立方米,集成智能投喂、环境监测、病害预警等系统,推动渔业养殖向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       产业崛起与未来布局:
​​​​​​​       江门打造海工装备“新高地”

​​​​​​​       从2023年全球最大宽扁浅吃水型半潜驳船“四航永兴”号,到2024年世界首台适应台风海况的无人海浪发电船“华清号”,再到“海洋地质二号”助力点燃十五运会“源火”,江门正逐步成为广东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的重要基地。

​​​​​​​       近年来,江门加快谋划建设新会银洲湖片区、台山广海湾片区两大万亩级海工装备产业园,重点发展高技术船舶、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装备产业,致力于打造省内规模最大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与此同时,江门积极加强与香港、深圳的合作,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并计划在大广海湾区域建设大湾区国家级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基地。

​​​​​​​       今年8月,市委书记陈岸明率队前往广州,拜访省发改委和中交四航局,积极争取省和央企支持,谋划重大发展平台、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省发改委表示,将在船舶与海工装备、能源电力、轨道交通、内河航运等方面,与江门共同发力,谋划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助力江门在“十五五”时期加快高质量发展。中交四航局表示,愿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江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携手开创互利共赢新局面。

​​​​​​​       展望未来,黄红宇表示,中交四航局航通公司将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编制好“十五五”规划,坚持走专业化差异化道路,聚焦海洋装备研发制造,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持续锻造面向深蓝的国之重器,为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文/赵可义)
 
广交会上,江企凭实力“圈粉”全球客商
 

第138届广交会上,一家江门企业带来的无频闪灯带吸引到不少客商驻足了解。

​​​​​​​       “你们的工厂在哪里?”“江门,距离这里1小时车程。”广交会刚开幕,广东酷柏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无频闪灯带便吸引到不少客商的注意;一个上午,广东大冶摩托车技术有限公司的广交会设计创新奖(CF奖)银奖产品——ZT703R大排量摩托便收获了8张订单;台山市爱生电器有限公司首次带来了商用意式咖啡机,咖啡机产品线“解锁”新领域……

​​​​​​​       10月15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正式拉开帷幕,众多江门企业携新品、优品精彩亮相,不仅展示了“江门制造”在高端化、智能化、精细化道路上的坚实步伐,更以主动出击的姿态,展现了积极开拓多元市场、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的决心与信心。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老广交”还是初次登场的新面孔,无不使出浑身解数,瞄准同一个目标——全力拓展“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在全球经贸格局中抢占先机。

​​​​​​​       “技术为王”驱动“江门制造”突围

​​​​​​​       大冶摩托作为已连续参加42届广交会的“老钱”企业,其产品如今依旧抢手:集成智能车机系统、可满足多场景需求的跨界踏板摩托车Zontes 368G已“爆单”,订单排至3个月后;斩获今年CF奖银奖的ZT703R大排量摩托车,半天便成功在广交会拿下8张订单。

​​​​​​​       “ZT703R于今年9月正式推向市场,搭载700CC三缸发动机,采用全铝合金一体铸造车架,较同类铁架车型减重30公斤。轻量化设计让它的零百加速仅需3.07秒,同时配合响应迅捷的电喷系统,让省油环保也成为核心卖点之一。”大冶摩托销售经理黄锦霞向记者介绍,这款街车摩托推出后市场反响热烈,已出现“一车难求”的情况。

​​​​​​​       值得一提的是,ZT703R正是去年大冶摩托的CF奖金奖产品ZT703RR的“兄弟”车型。ZT703RR是国内首个采用铝合金高真空一体压铸成型车架的车型,ZT703R延续了这项目前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独特技术。

​​​​​​​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与日益凸显的个性化消费需求,“老钱”企业想要在广交会乃至全球市场上赚到“new money”,技术正是核心“钥匙”。蝉联“中国十大空调出口企业”称号多年的江门市宝士制冷电器有限公司,同样深谙此道。

​​​​​​​       “这款产品颠覆了传统移动空调‘接排风管排热’的设计,我们通过特殊水冷技术,无需通过排风管排热,室温35℃时排风温度仅为38℃,有效避免‘一边制冷、一边排热’的环境失衡问题。”宝士制冷副总经理何健彬介绍,他们在本届广交会上已经收到了意向合作邀约。

​​​​​​​       持续推出新产品,正是企业开拓市场、实现高速发展的关键。“我们每年都会明确‘技术路线图’,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位规划技术攻坚方向,为下一年的产品储备技术,实现快速迭代。”何健彬透露,今年宝士制冷预计实现30%左右的增长,接下来还将推出至少2款具备行业颠覆性技术的新产品。

​​​​​​​       从大冶摩托凭领先技术实现“爆单”,到宝士制冷破解行业痛点,“老广交”持续掘金的密码,始终藏在“技术为王”的发展逻辑里。随着更多颠覆性技术产品落地,“江门制造”必将在全球市场浪潮中书写更具韧性的出海新篇章。

​​​​​​​       自信“亮剑”开拓全球市场

​​​​​​​       今年首次参加广交会的江门市英特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其自主设计的新品“天境灯”能模拟全光谱自然光,一亮相就引来关注。作为一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该企业早已在国际专业照明展会上积累声量,其自主品牌“Intevision”风扇灯在美国、东南亚需求旺盛。今年,随着在江海区增资扩产、新厂房投入使用,英特视界也果断决定登上广交会这一个更大的舞台。

​​​​​​​       面对国际市场的挑战与机遇,英特视界展现出清晰的战略思维。“我们正积极调整供应链与成本结构,并将目光转向新兴市场。”该公司市场执行总监杨涛表示,“我们希望重点开拓东南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凭借户外风扇灯等高性价比产品,寻找新的增长点。”这份精准的市场定位与开拓决心,是江企积极融入全球市场的生动缩影。

​​​​​​​       在江门市新会区藤森五金电器厂有限公司的展位,精心升级的布置与场馆外的大幅广告共同传递出强烈的品牌自信。参加广交会的3年间,藤森五金的信心与品牌意识与日俱增。

​​​​​​​       这份信心来自藤森五金近年来果断的市场战略转型。自2022年起,该公司积极调整航向,从专注于欧美市场,转向开拓大洋洲及南美市场。依托广交会,藤森五金将客户“请进来”,体验卓越的产品与工艺;管理团队也主动“走出去”,多次深入目标市场,为客户提供面对面、定制化的服务。这种深度对接市场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客户黏性与品牌认同,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藤森五金的出口额仍能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长。

​​​​​​​       广交会上的江企清晰地勾勒出“江门制造”的发展路径:不再仅仅是产品的输出,更是技术与品牌的展示;不再被动等待订单,而是主动洞察趋势、开拓全球市场。(文/图 凌雪敏 皇智尧)
 
深江高铁首座转体桥成功跨越广珠货运铁路
 

​​​​​​​       10月10日凌晨,经过30分钟空中旋转,深江高铁广中江特大桥跨广珠货运铁路单体T构成功转体,标志着深江高铁全线首座转体桥转体施工完成。转体过程中,项目团队创新运用5G技术,构建了基于BIM与数字孪生的动态智能监控平台,为安全平稳转体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文/图 毕松杰 黄诗伟 吴明耀)

​​​​​​​       来源:国际日报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2025世界闽南语金曲盛典圆满落幕 以音乐为桥,共绘闽南文化全球新图景

首页   |   

Copyright © http://www.khci.vip/ 英国富中传媒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