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Guangdong特约创作者王绍强:揭秘粤沪美术百年渊源

今日开幕!这个展把广东人的“搞钱基因”说明白了

抬头看,一起找天空中最亮的星

焦点访谈丨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

大阪世博会落下帷幕中国馆荣获大型自建馆展示金奖

总台大剧《沉默的荣耀》火到台湾,持续引发岛内热

IP Guangdong特约创作者王绍强:揭秘粤沪美术百年渊源

发布时间:   来源: 英国富中传媒

林风眠的《青衣仕女》

关良的《三打白骨精》

杨国辛的《好果子》

陈永锵的《鱼跃图》

本应珍藏在美术馆里的

岭南美术名作经典

在前不久的国庆中秋假期

竟然出现在上海静安苏州河畔

色彩鲜活的国风画卷

让温婉的苏州河面“活”起来

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赏

 

“苏州河光影秀”

不单是一场科技加持的光影秀

更是“岭南画派”与“海上画派”

穿越百年跨越千里

共述中国当代艺术传承发展的故事

10月18日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

即将在上海开幕

作为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

重要部分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2025上海)

将在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盛大开幕

展览汇集约800件(套)广东美术精品

立体呈现广东美术百年革新脉络

 

日前,南方+、IP Guangdong联合专访广东美术馆馆长、“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2025上海)”总策展人、IP Guangdong特约创作者王绍强,揭秘“岭南画派”与“海上画派”百年渊源。

王绍强

问:2017年至今,“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已持续运营8年。此次上海站的策展有哪些新特点?

王绍强:本次展览从“历史脉络”“实践成果”“精神传承”三个维度,重新定位广东对中国美术现代化的贡献与地位:广东不但是中西艺术对话的先行者,更以持续百年的实践构建起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广东范式”,确立了广东在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推动地位。

为此,上海站展览无论作品规模、数量或丰富性上,我们都做出较大的提升和完善。特别是新增现当代艺术新作、广州三年展文献展、多幅主题性创作新作大作、沉浸式体验技术等四大内容。

展厅融合艺术与科技,实现沉浸式策展理念

问:本次展览如何讲好广东、上海之间的美术百年叙事?

王绍强:从早年“折衷中西”的国画革新,到当代多元媒介的实验探索,广东美术始终以开放姿态回应时代变革。

在当代艺术发展领域,上海具备当代艺术生态构建上的经验,如强化学术研究沉淀、搭建国际化展示与交流平台;广东拥有扎根本土现实、联动区域文化的实践思路,以及灵活多元的艺术群落培育模式。两地依托开放基因,广东的在地性探索与上海的国际化视野形成互补,共同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注入活力。

《绿色长城》关山月1974年

中国画232×396cm中国美术馆藏

问:百年以来,粤沪两地艺术始终保持密切的双向互动,本次展览在岭南画派与海派互动研究方面有哪些新发现?

王绍强:这次展览我们特别强调粤沪两地的历史文化渊源,通过“历史溯源+当代共振”双轨叙事展现“双城对话”理念。

岭南画派与海派均以“破传统桎梏”为使命,拒绝墨守成规,积极吸纳外来养分。海派多含商业都市滋养的世俗情怀,岭南画派则赋有民族危亡催生的家国担当;海派侧重传统笔墨的创造性转化,岭南画派则强调写实技法的体系化革新。

通过这次展览,我们尝试为粤沪两地艺术对话开辟多重新空间:粤沪两地可依托共同的海洋文化基因与革新传统协同发力,广东以扎根本土的实验性实践提供鲜活创作样本,上海则凭借国际化平台优势扩大成果影响力。

林风眠青衣仕女20世纪60年

中国画66cm×69cm上海美术馆藏

问:您如何理解广东美术“其命惟新”的精神价值?“广东经验”对中国美术发展带来的最重要启示是什么?

王绍强:在我看来,“其命惟新”精神的价值,在于打破“传统守成”与“照搬西方”的二元对立:它以开放包容为底色,既坚守中华文化审美内核,又积极吸纳外来养分,更以务实创新为路径,将艺术革新与社会发展同频。广东美术的“新”并非形式上的猎奇,而是回应时代需求的主动选择,使广东美术穿越百年仍然充满活力。

与此同时,艺术现代化也需要“扎根本土”与“开放兼容”并重:一方面,需立足地域文化基因与时代现实,避免脱离土壤的空泛创新;另一方面,需以开阔视野拥抱多元养分,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的对话中找到平衡。这也是“广东经验”给我们带来的重要启示。

王绍强淬厉新之2024年中国画40cm×40cm×105

此次“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期间

7台粤港澳原创剧目、14场精彩演出

更将在上海多个剧场连番亮相

让“骑楼烟火”与“弄堂风情”相遇

迸发文化互促共赢新生机

文字:南方+记者杨逸、IP Guangdong编辑组

视频:IP Shanghai编辑组

上一篇:灣芯展深圳開幕 中企上新破壟斷
下一篇:珍品里的文明解码:从三个时空坐标看“广东外贸一千年”

首页   |   

Copyright © http://www.khci.vip/ 英国富中传媒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