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来源:
英国富中传媒
富中传媒讯 位於深圳國際會展中心13號館的本屆文博會香港館以「香港原來咁有型」為主題,通過四大展區串聯起非遺傳承、潮流藝術、影視漫畫與時尚設計的文化脈絡,打造了一座濃縮香港精神的沉浸式體驗空間。
從巨型潮玩裝置到經典電影回放,從老字號煥新到新銳設計力量,香港館以獨特的「型格」美學,成為本屆文博會最具人氣的打卡地之一。
茶餐廳的潮流盛宴
步入香港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以港式茶餐廳為原型的沉浸式場景。霓虹燈牌、復古卡座與格子地磚,「店員」與「顧客」則被替換為泡泡瑪特旗下三大潮玩IP——Molly、Labubu和Pucky精靈。展區由香港潮玩設計師王信明、畢奇、龍家升聯袂打造,首次將藝術玩具與市井文化結合。身穿水吧制服的Molly模型手持奶茶壺沖調絲襪奶茶,憨態可掬的造型引發觀眾爭相合影,觀眾林小姐合影後分享了感受:「來到香港館就像瞬間穿越到香港街頭,既能看到熟悉的茶餐廳元素,又能看到各種有着香港記憶的工藝品。這種新舊交融的體驗很不錯。」
電影與漫畫展區以「跨越時代的型格」為線索,通過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再現香港文化符號。長達12米的弧形LED幕牆循環播放導演楊凡的經典作品集錦,涵蓋《繼園台七號》《美少年之戀》等8部影片。畫面中張曼玉、鍾楚紅、吳彥祖等影星的青澀影像,與當代數字特效技術疊加,營造出虛實交織的觀影體驗。
漫畫板塊則呈現傳統與創新的對話。《老夫子》經典角色融入賽博朋克風格的香港街景,曹志豪的《四神》系列以青龍、白虎等傳統神獸為原型,結合機甲元素重新詮釋東方美學;日本國際漫畫獎得主蘇頌文則展出一組《虛實香港》手稿,用細膩筆觸描繪唐樓、霓虹招牌與都市傳說的奇幻交融。
時尚展區匯聚香港三代設計師的代表作,展現從街頭文化到國際舞台的風格演變。老牌丹寧品牌TESS以鉚釘、潑墨等工藝改造經典牛仔服飾,搭配Devil Claw的哥特風銀飾,凸顯硬核美學;GOC Studio則以香港文化符號為靈感,將茶餐廳菜單、街道路牌轉化為印花圖案,打造簡約復古的日常穿搭。新生代設計師Celine Kwan的作品成為焦點:膨脹立體剪裁的連衣裙、不對稱結構的西裝,通過誇張廓形解構傳統服裝語言,其作品曾亮相巴黎時裝周,被譽為「東方未來主義」的代表。
老字號的跨界創意
香港品牌展區通過創意煥新詮釋「經典永不過時」。周大福珠寶以非遺花絲工藝打造「星際漫遊」系列,將月球車、星座等科幻元素融入金飾設計;駱駝牌暖水壺推出與漫畫家聯名的《九龍城寨》限量款,壺身手繪拆遷前的街巷風貌;紅A品牌則用700件經典塑料製品——矮凳、燈罩與漏斗——堆砌出巨型「MADE IN HONG KONG」裝置,透明材質在燈光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暈,象徵本土製造業的歷久彌新。展區特設「記憶打卡牆」,觀眾可手持復古暖水壺、紅A燈罩等道具,在仿照上世紀香港家居場景的布景前拍照。背景屏幕上滾動播放老字號品牌歷史紀錄片,講述產品背後的匠人故事。
香港館策展人助理龍太表示,開展以來,館內幾乎人流不斷,尤其是年輕觀眾的熱情遠超預期。龍太注意到,年輕一代對展覽的跨界創意尤為熱衷:「老字號聯名款產品吸引了不少人諮詢,許多觀眾一邊感嘆童年回憶,一邊驚喜於傳統品牌的新設計。就連看似平常的塑料凳裝置,也成了年輕人拍照的熱門背景,他們自發尋找刁鑽角度,拍出充滿未來感的畫面。」
(记者 kove)

茶餐廳的潮流盛宴
步入香港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以港式茶餐廳為原型的沉浸式場景。霓虹燈牌、復古卡座與格子地磚,「店員」與「顧客」則被替換為泡泡瑪特旗下三大潮玩IP——Molly、Labubu和Pucky精靈。展區由香港潮玩設計師王信明、畢奇、龍家升聯袂打造,首次將藝術玩具與市井文化結合。身穿水吧制服的Molly模型手持奶茶壺沖調絲襪奶茶,憨態可掬的造型引發觀眾爭相合影,觀眾林小姐合影後分享了感受:「來到香港館就像瞬間穿越到香港街頭,既能看到熟悉的茶餐廳元素,又能看到各種有着香港記憶的工藝品。這種新舊交融的體驗很不錯。」

漫畫板塊則呈現傳統與創新的對話。《老夫子》經典角色融入賽博朋克風格的香港街景,曹志豪的《四神》系列以青龍、白虎等傳統神獸為原型,結合機甲元素重新詮釋東方美學;日本國際漫畫獎得主蘇頌文則展出一組《虛實香港》手稿,用細膩筆觸描繪唐樓、霓虹招牌與都市傳說的奇幻交融。

老字號的跨界創意
香港品牌展區通過創意煥新詮釋「經典永不過時」。周大福珠寶以非遺花絲工藝打造「星際漫遊」系列,將月球車、星座等科幻元素融入金飾設計;駱駝牌暖水壺推出與漫畫家聯名的《九龍城寨》限量款,壺身手繪拆遷前的街巷風貌;紅A品牌則用700件經典塑料製品——矮凳、燈罩與漏斗——堆砌出巨型「MADE IN HONG KONG」裝置,透明材質在燈光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暈,象徵本土製造業的歷久彌新。展區特設「記憶打卡牆」,觀眾可手持復古暖水壺、紅A燈罩等道具,在仿照上世紀香港家居場景的布景前拍照。背景屏幕上滾動播放老字號品牌歷史紀錄片,講述產品背後的匠人故事。

(记者 k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