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芾“花鸟世界”中的二十四节气:霜降

廣東21城「運動人設」大公開!快來看你家鄉代表什麼運動

华南首个!肇庆惊现陨石坑

28 nations and regions, 200 players unite in China's Zhuhai for football and friendship

解锁“5蚊”一只大熊猫!广州动物园新大熊猫馆正式开放

15,947 Drones! Shenzhen drone show breaks Guinness World Record again, staging fireworks with tech magic

广东“新春第一会”今天召开,为何选定这个主题?

发布时间:   来源: 南方+

2月5日,农历正月初八,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主题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广东连续第3年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当今,产业竞争是大国角逐的主战场,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工作,寄望广东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广东牢记嘱托,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着力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当前,深处产业结构调整的广东经济承压前行,而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与新机遇。敢于“顶硬上”的广东人,如何于变局中开新局,续写“春天的故事”?

看家底,“世界工厂”怎么进阶升级?

当前,全球创新链产业链进入深度调整,以科技为支撑的产业实力,已经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关键点。

2024年10月,华为正式发布“纯血鸿蒙”HarmonyOS NEXT,标志着我国首个国产移动操作系统正式推出,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短短数月时间,一系列连锁反应迅速发生。

“原有APP适配鸿蒙系统的需求,为众多中小企业创造了新的盈利场景;作为一条区别于苹果、安卓的全新独立开发线,未来鸿蒙原生甚至独占的APP开发还将带来更多机会。”资深IT工程师蔡志豪说。

如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创造的新赛道、新机遇涌现,作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广东企业纷纷加大创新研发力度,直面挑战、抢抓机遇,力争创造更大的领先优势。

更领先的产品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自比亚迪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研发成功后,已搭载在近六成插混电动车车型中,突破安全与续航两大瓶颈的中国电动汽车热销全球。

“链式改造”带动全产业链更多企业降本增效。美的集团牵头打造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47万家企业参与数字化改造,帮助供应链相关企业把研发设计效率和生产效率双双提升了约四成,库存积压降低5%。

2024年,广东推动1万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链式改造”经验在全国推广,9家制造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率先挺进技术“无人区”,行业标准正被重新定义。在激烈的大屏显示技术“军备竞赛”中,TCL率先开展Mini LED背光技术自主研发,历时6年拿下470项核心专利,站上国际高端显示技术领域制高点,连续三年蝉联中国Mini LED电视销量冠军。

2024年,广东在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中荣获53个奖项,比2023年增长47%;两项研究成果入选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人工智能大模型为精准天气预报带来新突破”更是位列第一。

气象是人工智能大模型设计应用最复杂、最困难的领域,这一大模型的预报时效比此前全球最先进的预报系统提高了0.6天左右,创新成果已在气象、自动驾驶等行业领域开展应用尝试。

创新正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2024年,预计全省研发经费支出约51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3.6%左右,高新技术企业约7.7万家,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指数连续5年居全球第二。

面对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阵痛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发展瓶颈,广东“爬坡过坎”步履不停,“闯关夺隘”推动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果丰硕。如今,全国每3台工业机器人、每4台新能源汽车,就有一台“广东造”。

202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拥有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已形成基础雄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广东,这个“世界工厂”,正在布满荆棘与机遇的“进阶”之路上勇毅前行。

看布局,三股产业力量如何重塑“广东造”?

科技创新成果的涌现,背后是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的良性互动。经济大省广东,如何以颠覆性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工业质量研究部副主任王贵虎认为,当前,广东制造业总体处于全球第三阵列向第二阵列跃升阶段。能否抢占产业革命的制高点,能否重新书写世界制造版图的新坐标,关键要看能否做好三篇文章,即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广东喜“新”不厌“旧”,这三股产业力量迅速崛起,重塑“广东造”。

向新而行,传统产业蝶变焕新。聚焦石化钢铁、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电家居、建筑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广东正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希音重新定义“岭南衣”,按需生产“小单快反”的柔性供应链模式推动纺织服装上下游数字化转型;以美的、TCL为代表的“粤家电”转型科技公司,打造更多有技术竞争力的产品,在全球市场持续“圈粉”。

2024年,全省规上食品工业、纺织服装业、智能家电产业的营业收入均位居全国前列;纺织服装、金属制品业等传统优势产业投资增速实现两位数增长;空调、冰箱、电饭锅、微波炉等产量全球第一。

向下扎根,新兴产业聚变成势。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商业航天等领域,广东逐个出台支持政策,集中资源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广州亿航获颁首张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生产许可证,小鹏汇天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计划2026年量产交付,深圳获批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如今,广东在低空经济领域已集聚全国30%以上产业链企业。

向上突围,未来产业裂变突破。瞄准未来网络、通用智能、生命与健康、低碳能源、先进材料、未来空间、量子科技等重点领域,广东正构建未来产业发展体系。

在南方科技大学,世界首款具有多种模仿形式的变胞足式机器人伴着音乐“起舞”,变成小狗、蜘蛛、螃蟹等不同形状。

传统产业跃“级”、新兴产业聚“势”、未来产业谋“远”,三股力量在岭南大地形成合力,让新旧动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同时,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跃升,服务业质量效益持续提升,现代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广东正加速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看未来,广东为何依然值得期待?

从蒸汽机的轰鸣到电流点亮万家灯火,再到超级计算机的CPU(中央处理器)每秒超十亿次的跳动,每一轮技术变革都迅速而又广泛地席卷不同产业带来“大洗牌”,甚至引发了全球经济版图的巨大激荡和重心转移。

广东把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之举、长远之策。作为世界主要国家重点布局的战略领域,技术密集度高、价值高端、前景广阔的未来产业,终将成为比拼实力的“决胜赛道”,也是当前广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的关键所在。

2024年9月,广东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行动方案》,提出要瞄准未来网络、通用智能、生命与健康、低碳能源、先进材料、未来空间和量子科技七大重点领域。

放眼粤港澳大湾区,一座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科学大装置在粤港澳大湾区落子形成超强磁场,吸引全球科技创新智力资源集聚。

在此基础上,广东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瞄准智能、生物、能源等领域前沿和颠覆性技术方向,建强用好在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等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生物制造、纳米制造、先进高分子材料3家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推动未来技术产业化。

比如人工智能领域,核心产业规模达1800亿元,算力规模、企业规模等均居全国第一方阵。生物制造领域首创“楼上创新、楼下创业”模式,近三年全国新增合成生物企业近一半落户深圳。

而这背后,离不开广东在多领域全方位加速谋篇布局。

促进原始创新,厚植发展土壤。《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于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专门将“基础研究”列为专门一章,并明确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入基础研究的比例应当不低于三分之一,着力培育“从0到1”的基础研究能力。

优化营商环境,市场活力迸发。2024年,广东经营主体净增98万户、突破1900万户,其中企业超830万户,总量均居全国第一。广东拥有1.27亿常住人口、1.5亿实时在粤人口。去年新出生人口113万人,数量居全国第一,省外净流入人口保持增长。

保障资金供给,引入“金融活水”。今年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坚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着力打造功能完善的现代资本市场体系,培育长期耐心资本。

变革孕育新机,而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在这盘全球产业实力竞争的激烈棋局中,广东如何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落好这关键的一子,这场“新春第一会”将给出答案!

采写:南方+记者 黄叙浩 黄应来 昌道励 邵一弘

剪辑:南方+记者 周鑫宇

设计:谭唯

上一篇:该出手时就出手!春节广东人这项“发财就手”赛博能力全国第一
下一篇:開工第一天,廣東省委書記:要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兩大領域集中發力

首页   |   

Copyright © http://www.khci.vip/ 英国富中传媒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