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握,定格历史,延续友谊——东极渔民营救英俘纪念碑揭幕特写

“春天里的中国”中国画展在东京开幕

China's GBA, Hungary ink multi-billion-dollar deals

从西到东,广东满足你对荔枝的所有想象

忙忙忙!美国客户疯狂补货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暴涨

广东文旅新侠客:化劲入墨 绘写岭南 | 文博新粤动

清华报告:中国城乡不平衡程度整体呈现稳步缩小态势

发布时间:   来源: 英国富中传媒

  中新社北京11月5日电 (记者 王恩博)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经济管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4日在北京联合发布《清华大学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报告(2020)》。报告显示,中国城乡不平衡程度整体呈现稳步缩小态势,“十三五”以来中国平衡发展指数稳步上升。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许宪春在发布会上介绍,2018年中国平衡发展指数为53.29,较2017年增加0.92;“十三五”以来平衡发展指数上升3.57。经济、社会、生态、民生领域均取得明显发展成就。特别是社会领域平衡发展的良好态势对中国总体平衡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贡献率由2016年的32%提高到2018年的53%。

  报告显示,中国地区不平衡程度略微缓解,由2012年的0.23降至2018年的0.22,区域协调性有所加强,但部分指标在地区间仍呈现高度不平衡状态,需要进一步加大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国城乡不平衡程度整体呈现稳步缩小态势,由2012年的0.26降至2018年的0.22,城乡一体化发展仍待深入。

  经过对中国平衡发展状况的长期监测,报告指出,“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系列突出成就。例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地区差距与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平衡程度持续向好。农村消费结构调整速度明显快于城镇,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贫困群体人居环境和外部发展条件明显改善。

  不过报告亦指出,在取得一系列突出成绩的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长期问题,尤其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一些新情况需要引起重视。此外,创新能力尚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亟待解决。(完)

上一篇:汪文斌:中方对外开放、对外合作成果“实实在在”“不容置疑”
下一篇:天津市新增2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首页   |   

Copyright © http://www.khci.vip/ 英国富中传媒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