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芾“花鸟世界”中的二十四节气:霜降

廣東21城「運動人設」大公開!快來看你家鄉代表什麼運動

华南首个!肇庆惊现陨石坑

28 nations and regions, 200 players unite in China's Zhuhai for football and friendship

解锁“5蚊”一只大熊猫!广州动物园新大熊猫馆正式开放

15,947 Drones! Shenzhen drone show breaks Guinness World Record again, staging fireworks with tech magic

广州,正在突围

发布时间:   来源: 广东发布

近日广州公布2024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GDP为22149.95亿元排名全国第五同比增长2.0%

广州经济增长乏力,汽车产业是主要拖累因素之一。广州市统计局指出,今年前三季度,“广州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4%,仍处动能转换深度调整期”。

放眼全国,在广州汽车产业承压的同时,不少城市的汽车产业正在蓬勃发展。重庆汽车产量在上半年已经超过广州,成为新的全国“汽车第一城”;西安、郑州、合肥、常州等城市的汽车产业地位也在逐步提升。

在外界看来,广州汽车产业“失速”,主要原因在于向新能源转型速度过慢。今年8月,广州出台《关于促进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大篇幅提及新能源汽车,显示出加快转型的急切信号。

实际上,进入新能源车下半场,刚刚诞生“全球通用自动驾驶公司第一股”的广州,在自动驾驶领域已走在全国前列;与此同时,广州还在大力推动飞行汽车、氢能汽车等未来产业。一系列动作之下,广州汽车产业能否重返高光时刻?很长时间里,广州一直是中国汽车第一城。2023年,广州汽车产量为318万辆,连续5年全国第一,可以说“国内每10台车就有1台是广州造”。

广州汽车看广汽。广汽集团旗下有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三菱、广汽传祺、广汽埃安等品牌,过去十年产量逐步上升。2013年,广汽集团整体产量突破100万辆,之后又在2017年突破200万辆。

广汽集团几乎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广州的汽车产业。但与此同时,广州汽车产业走向也极大地受到广汽集团的影响。

广汽集团汽车产量增速存在波动,时而高达30%,时而负增长。2023年广汽集团开始承压,汽车产量同比仅增长2%;到今年2月份,产量已变为负增长,并持续到三季度。

今年前三季度,广汽集团汽车产量同比下降26%,直接影响广州汽车制造业以及广州整体经济。

在广州汽车产量下降的同时,重庆的汽车产量则在不断提升。2024年上半年,重庆以121.4万辆汽车产量成为全国第一,增速位列全国汽车产量前十省市第一。

当然,这对重庆来说,其实也是“王者归来”。重庆也曾是全国汽车产量第一城,但2018年前后,其汽车产业遭遇“寒冬”,第一的地位也被广州取代。时隔数年,重庆汽车产量重回全国首位,离不开其对新能源车的重视。

重庆汽车转型的一大战略是引入赛力斯,并与华为联合打造问界品牌。重庆的传统车企长安汽车,也积极拥抱新能源车,近年来陆续推出长安启源、阿维塔、深蓝等品牌,逐步取代了合资车的市场需求。

2024年上半年,重庆生产的汽车中约1/3是新能源车,同比增长1.5倍。

而广汽集团的主要品牌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都是日系合资车,对新能源转型并不积极,导致其在汽车电动化方面动作缓慢。广汽集团也推出了自有电车品牌广汽埃安,但今年前三季度,埃安汽车销量同比下降35.4%。

此外,广州还有知名电车品牌小鹏汽车,但小鹏体量有限,2023年交付量只有14万辆,仅占广州汽车全年产量的4.4%,这还包括了小鹏在其他城市工厂中生产的汽车。

2023年,广州新能源车产量占总产量20%左右,而全国的比例接近32%,部分新能源车产量高的城市占比还要更高。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林江分析指出,在其他城市全力发展新能源车时,广州虽然有所行动,但对于燃油车仍有“留恋”,对新能源车支持力度不足,“前三季度的数据已经说明了问题”。对于汽车产业来说,新能源是突围的“钥匙”。

蔚来汽车在合肥的落地、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比亚迪在西安的深耕,都深度改变了这些城市的汽车产业和行业地位。

近日,合肥市工信局发布数据,截至10月21日,全市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万辆。这一数据已超过去年排名第二的上海和第三的西安,直追第一名深圳。

观察其他城市的变化,以及广州自身的实际情况,广州早已意识到新能源车的重要性。

今年8月,广州市工信局官网发布《关于促进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主要任务的第一点就是“加快智能电动转型,多赛道并行发展”。

具体而言包括三项行动,一是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二是加快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三是加快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

其实,2020年广州就曾发布过同名文件,与2020年版相比,今年的新政策更加关注新能源汽车,拿出亿元级的补贴支持发展。

最新意见提到,对于新上市的新能源车,广州将按不同品类给予每个车型不超过5000万元奖励,每家企业每年不超过1亿元;对以上新车型首个完整年度销量超3万辆的,每个车型分档次给予不超过1亿元推广奖励,每家企业每年上限1亿元。

对于新能源车的目标,广州也更加“务实”。2022年广州曾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200万辆。如今,这一目标已经变为到2027年新能源车产量150万辆,并培育1~2家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50万辆的汽车企业。

在汽车消费方面,广州也在支持新能源车,包括研究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系列政策,支持“车电分离”等新型汽车消费,壮大新能源二手车交易等措施。

总体而言,广州计划到2027年实现汽车产量超320万辆,这与2023年318万辆的规模相当。对于技术路线,广州计划以乘用车为主,商用车、专用车协同发展,燃油、混合动力与新能源技术并行。

林江认为,政策文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厘清实际的路径,对于广汽集团给予明确定位,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

林江还提到,应当注重氢能等面向未来的技术路线。“丰田和宝马已经在联手研发氢能汽车,如果得以实现商业运营,汽车工业将进入下一个时代。”

氢能同样是广州汽车产业的重点方向之一,广州将大力支持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部件技术攻关、工程研究和产品开发;加快氢燃料车型研发和产业化,逐步完善氢燃料产业链;建设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运营示范区。

虽然广州汽车产业整体下滑,但其中部分细分行业仍可圈可点。例如前三季度,广州汽车零配件制造业投资增长45.3%,为汽车产业转型积蓄动力。

 

 

广州计划,到2027年初步形成较完备的汽车电子产业供应体系,全市整车与零部件产值比达1:0.5,配套能力涵盖内燃动力、混合动力、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条体系。

 

 

从汽车整车生产延伸出来,广州在自动驾驶领域也表现不俗。广州是全国首个开展自动驾驶营运出租车服务的城市,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是当地两大自动驾驶企业,其中文远知行刚刚于10月25日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超过300亿元。

 

 

今年7月,工信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广州是试点城市之一。广州在黄埔区、海珠区、花都区和番禺区四个示范区协同构建车联网示范应用环境,已成为国内首个车联网车载终端应用突破1万辆的城市。

 

 

当下火热的低空经济,同样与汽车产业相关。一家头部飞行汽车公司CEO曾谈到,飞行汽车80%的零部件与新能源汽车重合,剩下20%才与航空相关。

 

 

 

 

广州在低空经济方面潜力可观。根据每日经济新闻·城市进化论与火石创造联合发布的《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报告(2024)》,广州的低空经济“链接力”全国第四,仅次于深圳、北京、上海。

 

 

图片来源:《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报告(2024)》

 

 

就在10月27日,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在广州黄埔正式动工,这是全球首个利用现代化流水线进行大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将用于生产分体式飞行汽车的飞行体部分,规划年产能1万台。

 

 

这一系列细分行业,与整车制造共同构成了广州的汽车产业生态。

 

 

在此基础上,林江指出,广州汽车产业要进一步跃升,应与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做好产业分工。“能不能把广汽集团变成一条产业链?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自己做,是不是也可以跟周边的佛山、东莞、江门分工合作?”

 

 

林江认为,长三角的分工协作值得学习。上海主打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江苏发挥制造业和国企优势,浙江发挥民企和数字经济优势,安徽则是产业腹地,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三省一市共同发展。

 

 

“广州也可以带动周边城市,形成以广汽为中心的汽车产业链,这对广州经济其实是有利的。不是什么事情都自己做产业链就完整了,实际上可能恰恰相反。”林江认为,当前汽车产业更新换代很快,而更新换代越快的产业越需要合作分工,从而将风险分散,避免因为产业转型太快而掉队。

 

 

上一篇:陈玉树获中法人文交流杰出贡献奖:用手艺匠心和时代精神传播中华文化
下一篇:濠故事丨澳门“文胆”吴志良:“澳门学”是中华文明对外交流的宝库

首页   |   

Copyright © http://www.khci.vip/ 英国富中传媒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