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7日电 (王鹏 汤雁)位于大渡河大峡谷绝壁之上的雅安市汉源县古路村,被称为“悬崖上的村庄”“天梯上的彝寨”。近年来,该村积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依托传统产业的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逐步形成“农旅相融、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产业格局,一朵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悄然绽放在大渡河畔。
图为古路村骡马道。受访者供图古路村山脚下,就是奔流的大渡河。2003年,村民们从石壁上凿出一条长约3公里、垂直高度近1000米的骡马道,成为村民与外界交流的唯一通道。2018年10月,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古路索道投入营运,以前需花3个小时艰难跋涉的崎岖进村路途,仅用3分钟就可轻松“飞越”,古路村村民结束了人背马驮的历史。
交通的闭塞曾让古路村长期发展落后,但也让这个小村庄独具特色。至今,古路村内仍保留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居村落。
“我们村户籍人口680人,其中彝族同胞423人。”古路村党支部书记郑望春今年35岁,是土生土长的彝族汉子。他介绍,实现脱贫以后,村子将农旅融合发展,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字招牌”。
俯瞰古路村。受访者供图近年来,古路村通过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将劣势转化为优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逐步形成以“游骡马险道、观峡谷风光、吃生态食品、品彝家风情”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产业,擦亮了古路村的独特“名片”。在“骡马道”游客可体验绝壁攀登的刺激;在悬崖索道可飞跃大峡谷,欣赏磅礴奇绝的秀美风光;闲逛村落又可以品尝村里的特色腊肉和绿色蔬菜……
“特别是2021年7月,投入四川省民族地区开发资金250万元,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建设篝火广场、观景平台、生态停车场等旅游设施,有效改善了古路村的旅游条件。”郑望春表示,如今古路村旅游设施日益完善,接待能力大幅提升。2021年,全年共有3.8万名游客到古路村度假旅游。
“索道修到家门口,旅游设施越来越完善,游客是越来越多,我也办起了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游客一年来的多了,我们收入有十多万,日子越来越好。”古路村村民向玉奎说。
郑望春介绍,2021年古路村成功创建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2022年古路村被命名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寨。“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古路村群众在感恩意识教育下思想观念得到极大改变,在脱贫攻坚引导下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在厕所革命引领下卫生厕所得到普及,在游客日渐增多下民宿集群不断壮大,群众可支配收入明显提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