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與香港恢復通關已經月餘,廣州賓館門前,每天都多了不少香港和廣東的市民在等待乘搭直通巴士到香港。「恢復通關後,大灣區的班車班次和網點數量已經增加了2、3倍。中港通直通巴士的工作人員楊先生高興地告訴大公報。廣深港高鐵香港段的恢復運營,讓大灣區的人們再一次擁有了「一小時生活圈」。香港市民朱先生表示:「算上出關入關,我從香港中環下班到深圳只需要1小時。」
對於不少港青而言,「雙城生活」正在回歸。「三年未來,內地發展變化很大。」闊別三年,香港青年鄧文俊慶幸自己又過上了「雙城生活」,他位於東莞松山湖的辦公室的同一樓層,三年前只有5家港澳企業進駐,如今進駐企業起碼超過20家。
過去三年,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卻克服了重重困難,一直在穩步前進。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接近13萬億人民幣,躋身世界主要經濟體前10名。深圳、廣州、佛山、東莞、香港五個GDP萬億級城市共同組成了大灣區「萬億級城市群」。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達成合作項目853個,投資總額達2.5萬億元,更彰顯粵港澳大灣區強大引力。
滙豐環球研究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晶預測,隨着恢復全面通關,粵港澳大灣區將更好發揮其優勢,2023年經濟有望迎來反彈。國家發展改革委區域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李曉琳則表示,大灣區建設正加速邁向新階段,粵港澳三地的經濟聯繫將更加緊密。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四周年成績單
捷報頻傳|重大工程衝刺 建設熱火朝天
連日來,廣東各地掀起齊心協力抓發展的熱潮,多個重點項目工程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不斷傳來建設進度條刷新的好消息。今年,廣東將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扎實抓好重大工業項目建設,計劃重點建設項目共1530個,總投資達8.4萬億元,續建項目1281個,新開工項目249個。
深圳前海合作區內的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樞紐工程──深中通道的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隨着近280噸的鋼箱樑被吊索穩穩固定於91米高空之上,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又一片鋼箱樑完成吊裝。這座連接着中山、深圳、廣州三地的世界級集群工程,預計將在2024年實現通車。
與香港息息相關的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亦進入衝刺階段,預計今年12月份將正式通水。項目設計年供水量17.08億立方米,建成後將有效解決廣州、深圳、東莞生產生活缺水問題,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多水源保障體系。
廣東高質量發展大會後,在廣州、深圳、東莞等地,546個總投資約9500億元的重大項目紛紛開工建設。廣州以數字化技術賦能發展先進製造業,當地正鞏固提升汽車、電子、石化等支柱產業。在佛山,為撐起製造業當家的大舞台,當地積極推動傳統產業鏈群互動、轉型向優。東莞是國際製造業名城,當地着力推動千億級的食品飲料、服裝鞋帽,百億級的化工、玩具等傳統產業集群不斷邁向中高端。
大灣區重點項目建設進度
(來源:大公報 記者:盧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