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生態環保與系統治理智庫報告發布 倡建粵港澳協作機制


来源: 大公文匯網   时间:2021-11-08 19:07:01






廣東林業部門開展的自然攝影作品展示。(大公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 攝)
 
    (大公文匯網 記者 方俊明)「粵港澳大灣區生態保護與生態系統治理高端學術研討會」主會場今天(7日)在廣州開幕,期間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系統治理智庫報告》(下稱《報告》)。《報告》建議,探索設立「大灣區綠色發展基金」,建立灣區生態環境大數據實驗室、生態系統修復重點實驗室;同時建立「大灣區生態環境保護聯合協作機制」,打造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力爭到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系統治理智庫報告》在廣州發布。(大公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 攝)

    建議探索設立「大灣區綠色發展基金」

    《報告》指出了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系統治理面臨6大問題和挑戰,並提出了推進灣區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系統治理的8條政策建議。其中,「對標世界一流灣區和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編製中長期規劃,率先探索建立起一套可考核可監督的生態文明目標評價指標體系。」《報告》建議,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綠色發展示範區」,為中國及「一帶一路」提供綠色清潔低碳技術產品與服務輸出。

    同時,創新生態環境治理模式,探索在粵港澳大灣區率先試行與國際接軌的生態環境管理體系;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提升生態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報告》認為,要探索設立「大灣區綠色發展基金」,重點支持新能源、生態農業、綠色建築、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無廢城市」建設等綠色產業發展,推進綠色金融創新,建立健全財政激勵機制。
廣東林業部門組織生態環境考察等活動。(大公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 攝)

    倡建灣區「生態環境大數據實驗室」

    「制定前瞻性的綠色低碳發展路線圖,探索實施大灣區碳排放總量控制。」《報告》建議,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應對氣候變化先鋒城市群」、「應對氣候變化試點示範基地」;同時,謀劃實施一批生態環境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建立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治理和生態系統修復重點實驗室、生態環境大數據實驗室、「大灣區海洋命運共同體示範基地」、可再生和清潔能源研發基地等科研平台,建設高標準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監測預警預報中心。

    在粵港澳大灣區還可打造中國「大氣污染治理先行示範區」,在率先實現空氣質量達標的基礎上,利用大灣區銜接「國際空氣質量體系」的優勢,積極探索中國大氣環境治理的新目標新標準。同時,完善創新粵港澳三地大氣污染聯防聯治合作機制、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合作體系,優化大灣區空氣監測網絡。

    宜設粵港澳生態環保聯合協作機制

    《報告》還建議,建立「大灣區生態環境保護聯合協作機制」,探索組建粵港澳三地共同參與的生態環境保護協調機制和合作平台。其中,建立並完善粵港澳三地災害會商、信息互通、協同處置機制;探索建立「大灣區生態環境監測聯盟」,推進重點領域生態環境監測、污染排放等標準統一,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系統治理的數據共享。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中國林學會主辦,廣東省林學會、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等單位承辦,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廣東省林業局、廣州市科協等單位支持。中國林學會理事長、原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致辭,中國工程院羅錫文、金涌、王浩、蔣劍春,中國科學院於貴瑞等5位院士分別以《無人農場》、《碳達峰碳中和與顛覆性創新》、《水生態系統「量-質-域-流-生」全要素保護修復理論與關鍵技術》、《高效利用生物質資源 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碳達峰與碳中和的陸地生態系統增匯關鍵技術與示範》為題作大會主旨報告。

    此外,23位知名專家做專題報告,專家學者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思路等提出相關解決措施和前瞻性對策建議,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集智獻策。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英国富中传媒”,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619378122@qq.com。

今日要闻

习近平乘车抵达图尔马莱山口(视频) 习近平乘车抵达图尔马莱山口(视频)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英国富中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