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芾“花鸟世界”中的二十四节气:霜降

廣東21城「運動人設」大公開!快來看你家鄉代表什麼運動

华南首个!肇庆惊现陨石坑

28 nations and regions, 200 players unite in China's Zhuhai for football and friendship

解锁“5蚊”一只大熊猫!广州动物园新大熊猫馆正式开放

15,947 Drones! Shenzhen drone show breaks Guinness World Record again, staging fireworks with tech magic

顧誦芬王大中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发布时间:   来源: 香港文匯網
 
 
 圖:11月3日,二〇二〇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獲得二〇二〇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顧誦芬院士(右)和清華大學王大中院士(左)頒獎。新華社

    【大公報訊】綜合新華社、中新社報道:中共中央、國務院3日上午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習近平、李克強、王滬寧、韓正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並為獲獎代表頒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新中國飛機設計大師顧誦芬,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核能科學家王大中,共同獲得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大會上,習近平向顧誦芬院士和王大中院士頒發獎章、證書。

    上午10時20分,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始。在熱烈的掌聲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首先向顧誦芬院士和王大中院士頒發獎章、證書,同他們熱情握手表示祝賀,並請他們到主席台就座。

    隨後,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兩位最高獎獲得者一道,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代表頒發證書。王大中代表全體獲獎人員發言。

    生於1930年2月的顧誦芬致力推動中國航空科技事業發展。他主持研製殲8、殲8Ⅱ超音速殲擊機,開創中國自主研製殲擊機先河。生於1935年2月的王大中在先進核能技術研發領域耕耘數十年,主持研究、設計、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5兆瓦殼式一體化低溫核供熱堆和世界上第一座具有固有安全特徵的10兆瓦模塊式高溫氣冷實驗堆,並大力推動以上兩種先進反應堆技術的應用。

    十年磨一劍 創更多「從0到1」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講話中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全體獲獎人員表示熱烈祝賀,向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向參與和支持中國科技事業的外國專家表示衷心感謝。李克強說,我國已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廣泛激發社會創造潛能,依靠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

    李克強指出,要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重大科技項目,推廣「揭榜掛帥」等機制,讓願創新、敢創新、能創新者都有機會一展身手。持之以恆加強基礎研究,尊重科學規律,推動自由探索和問題導向有機結合,保持「十年磨一劍」的定力和耐心,強化長期穩定支持,引導企業和社會資本加大投入,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加強高校基礎學科建設。營造激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科研生態,支持科研人員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創造更多「從0到1」的原創成果。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64個項目、10名科技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除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還評選出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57項。持續激勵基礎研究是此次國家科學技術獎一大特點。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評選出一批原創性成果,有的瞄準應用基礎研究或民生領域的重要科學問題,如「麻風危害發生的免疫遺傳學機制」研究成果加速中國消除麻風危害的進程。

    鍾南山呼吸病防控團隊獲獎

    本次評選還強調成果應用積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的鍾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創新團隊,從1979年建立以來,以實事求是、敢醫敢言、生命至上科學態度為指導思想,以社區防控、早診早治、精準治療為抓手,緊密圍繞「呼吸疾病發生發展的流行病學特徵、分子機制及早診早干預」這一關鍵科學問題進行研究。
上一篇: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揭曉 珠海2項目奪獎
下一篇:深圳13項目獲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 電子信息領域占比23.1%

首页   |   

Copyright © http://www.khci.vip/ 英国富中传媒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