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主播看四川|算法炒川菜:智能工厂里的味觉方程式

17米68!广东运动员打破尘封16年的亚洲纪录

宜宾临港长江公铁大桥获评“四川省优质工程”

江门: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

川南3市观察—— 三产融合 民族村寨这样干

Chengdu Eastern New Area: A Modern Industrial New City on the Rise

透視鏡|兩地隔絕 談何融合

发布时间:   来源: 大公文匯網

   文/蔡樹文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在社交平台撰文稱,「在香港飛北京的航班上,航機有223個座位,連我乘客共7人,商務艙的另外兩人是西人。」他因此有感而發,「長期不通關,總有一天,是全香港埋單。」

    梁振英表示,「由於香港和內地人員的往來基本上隔斷,從前依賴香港提供金融、貿易和專業服務的內地客戶,已經在內地找到替代供應者。長此下去,香港死得。」梁振英的觀點絕非危言聳聽,而是事實。

    融入大灣區發展是香港未來,「北部都會區」規劃被視為融入大灣區重要舉措。更好的規劃,更好的願景,必須依靠人去完成。然而,一天不通關,人員無法正常往來,工作無法正常展開,香港如何可融入大灣區?教育界希望加強與內地交流,讓學生加深對內地了解。一天不通關,一切都流於紙上談兵。

    面對港人對通關的強烈願望,決策者唯一的選擇,是盡快拿出解決問題的決心和方法。唯有盡快通關,才能實現融入大灣區發展。

    香港不能再蹉跎歲月,必須追上鄰近地區發展步伐,當前要務是解開通關這個結。

 
上一篇:吳家瑋專訪❷/吳家瑋:「大灣區要有獨特吸引力 知識型社區,人才夢想地」
下一篇:建设低碳的“未来之城” 《成都未来科技城可持续规划导则》发布

首页   |   

Copyright © http://www.khci.vip/ 英国富中传媒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