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来源: 大公報
鍾伯光觀察到某些精英項目出現青黃不接現象,建議體院和政府循加強梯隊建設、培育青少年運動員、與大灣區各市合作發掘苗子等方面着手,合理分撥資源,發展香港的體育事業。大公報記者 黎慧怡
2016年里約奧運,初出茅廬的張家朗闖入16強,五年後的今屆奧運,他奪得男子花劍冠軍,為港隊創下25年後再奪奧運金牌的歷史。以獎牌數計,今屆奧運無疑是港隊大豐收的一年,作為前體院院長,鍾伯光有另一番感悟。他坦言,奧運的豐收期比預期來得要慢,「上一屆里約冇獎牌,2012年倫敦奧運李慧詩爭得一塊銅牌,2008年北京奧運亦冇獎牌進賬。」他表示,今屆奧運中,運動員更加成熟,加上疫情期間體院進行封閉式訓練,這一批運動員剛好承接到這個「黃金時間」。
訓練精英運動員好講專業,不是純粹人多就得,選材一定要選得對,經過栽培八到十年的時間,才能出到一個高水平運動員。
然而,在關注豐收之餘,鍾伯光亦觀察到某些項目開始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他舉例說:「單車項目還未有一個女子單車手接近李慧詩的水平,男子車手今屆更無躋身奧運;乒乓球也是,除了杜凱琹、蘇慧音、李皓晴,下一批又是哪些球手?」他認為,要培養精英運動員,苗子選取非常重要,若運動員先天條件不足,無論如何投入訓練都難以達到奧運水平。「所以我們訓練精英運動員好講專業,不是純粹人多就得,人多不一定出到尖子,選材中一定要選得對,經過栽培八到十年的時間,才能出到一個高水平運動員。」
特區政府早前宣布五項支援體育新措施,其中一項為確保精英運動員薪火相傳,在學校層面給予學界更多支持,幫助學生打好運動基礎。鍾伯光認為,五項支援措施並不足夠,優秀運動員可遇不可求,政府應帶頭增撥資源,由中小學開始發掘和培養運動員苗子,因中小學階段的青少年是未來體育發展的接班人。他表示,教資會資助的八大院校可以為全職運動員提供彈性上堂安排,中學都可以仿效,青少年運動員就無需因影響讀書而輟學。
另外,鍾伯光提到,大灣區內地城市不時舉辦大型體育聯賽,亦設有不少體育學校,專門從小培養青少年運動員。他說,現時不少來港新移民學生,其中或有運動潛質者,因疫情無法來港學習或訓練,體院可與大灣區城市在發掘幼苗上合作,栽培新一代運動生力軍。
政府應照顧到退役運動員的需要,在他們退役前提供生涯規劃等保障,讓運動員可提前修讀或參與感興趣行業的運作,無後顧之憂。
他指出,政府亦應照顧到退役運動員的需要,在他們退役前提供生涯規劃等保障,例如與大公司合作設立學徒計劃,讓運動員可提前修讀或參與感興趣行業的運作,令精英運動員投入全職訓練,無後顧之憂。
培養一名精英運動員,社會需要投放多少資源?鍾伯光說,香港運動自上世紀末走向專業化,除了更多運動員投入全職訓練,還需要運動科研和醫學、心理的配合。目前體院約有20個「A級」精英項目,鍾伯光表示,每個項目的隊伍編制均設總教練、主教練、教練,成年運動員、青少年運動員,行政、科研支援等組成的梯隊,加上外出比賽的經費,他保守估計每個項目至少每年需投入2000萬元,以一個隊伍20個運動員計,投入在每名運動員的經費至少需要100萬元。
20個「A級」精英體育項目,鍾伯光坦言這個數目太多。「當年檢討過,精英項目不應該超過10個。」他說,每個精英項目支出不菲,「這些都是公帑,每個納稅人都有份。宏觀來看,當某些階層人士得到很多資源支援的時候,要想想有些階層得不到足夠的支援,比如疫情期間有些基層小朋友連上Zoom的設備都無。我們支持精英運動員的同時,都要考慮這筆錢投放得是否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