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首个!肇庆惊现陨石坑

28 nations and regions, 200 players unite in China's Zhuhai for football and friendship

解锁“5蚊”一只大熊猫!广州动物园新大熊猫馆正式开放

15,947 Drones! Shenzhen drone show breaks Guinness World Record again, staging fireworks with tech magic

「吾城吾歌」灣區民謠夜來襲 多方言民謠歌唱嶺南情懷

Chengdu CATANIA's Tower 2 Debuts Globally: A 222-Meter-High Sky Residence Redefining Global Luxury Living.

粵製造業「十四五」瞄準「星空」

发布时间:   来源: 香港文匯報

●除航天航空產業外,廣東也打造「強芯工程」,力爭到2025年,集成電路產業年主營業務收入突破4,000億元人民幣。圖為廣東一家科技企業車間。 香港文匯報記者盧靜怡 攝

       發展航天航空衛星芯片產業 穗深珠協同發展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盧靜怡 廣州報道)在未來五年的製造業發展上,廣東腳踏實地,同時瞄準「星空」。9日,廣東最新印發的《廣東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介紹,廣東將推動航空發動機及高溫合金材料,航空低成本複合材料,高溫塗層材料,防腐蝕、潤滑材料研發及產業化,支持衛星通信、衛星導航、衛星遙感三大領域融合發展,同時推進相關整機設備和關鍵配套軟硬件研發。值得關注的是,粵港澳大灣區中,廣州、深圳、珠海將成為廣東推動航空航天產業鏈各環節協同發展的重點城市。
       作為經濟大省和製造強省,廣東將未來發展目標瞄向「星空」。《規劃》提及,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等高端裝備製造業將是廣東「十四五」期間的重點發展產業。航天航空和衛星成為一大亮點。《規劃》指出,廣東將支持水陸兩用飛機、高端公務機、無人機等研發製造。其中,廣州、 深圳、 珠海將建立省航空產業創新平台,打造航空產業發展先行示範區。而珠海更獲支持建設珠海航空產業園建設,推動水陸兩用飛機批量生產,加快航空發動機維修項目、航空試飛設施建設。

       航天航空產業分布各領域
       香港文匯報記者梳理發現,除了專門關於航天航空產業鏈的發展目標外,航天航空產業也分布在廣東不同產業裏各個領域。在先進金屬材料領域,廣東將依託深汕特別合作區發展航空高溫合金材料。高端精細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方面,廣東也提及將在汕尾、清遠加快發展玻璃鋼材料、航空材料等產品。
       記者另外獲悉,廣州南沙也正在布局千億級的航天航空產業,未來將是內地航天「第三極」、商業航天「第一極」。目前中科空天飛行科技產業化基地正在南沙建設中,這裏將成為集研製、生產、實驗、總裝及測試於一體的固體火箭生產基地,建成後將成為內地首個全產業鏈商業航天產業基地。

       發展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
       衛星技術則有望未來普及和推廣到廣東的重大經濟和民生領域。廣東將依託廣州、深圳、珠海等市,打造集衛星芯片、終端、關鍵元器件製造為一體的衛星裝備產業集聚區。支持廣州、深圳、珠海、惠州依託龍頭企業建立衛星產業園區和產業基地,加快推進衛星應用基礎設施和地面綜合服務平台建設。
       除了衛星芯片外,值得關注的是,半導體及集成電路將成為廣州十大新興戰略產業之首。在《規劃》中,廣東首次詳細公布半導體及集成電路重點細分領域發展空間布局,從芯片設計及底層工具軟件、芯片製造、芯片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展示芯片研發和布局的進程。而芯片產業相關的材料、關鍵元器件、特種裝備及零部件配套等產業詳細公布。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一級巡視員蔡木靈表示,廣東將設立首期規模2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廣東省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促進芯片產業發展。他介紹,2020年廣東集成電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約1,700億元,其中設計業近1,500億元。但廣東集成電路製造環節短板明顯、人才短缺、對外依存度高,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突出。
       為此,蔡木靈表示,廣東將充分發揮終端需求市場規模大的優勢,按照做大做強設計業,加快補齊製造業短板,重點發展模擬芯片、功率器件和第三代半導體等,大力引進和培育封測、設備、材料等領域龍頭企業,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發展思路,通過大力實施廣東「強芯工程」。到2025年,廣東爭取集成電路產業年主營業務收入突破4,000億元。

       大灣區芯片及配套產業布局
       廣州

       ●發展智能傳感器、射頻濾波器、第三代半導體,建設綜合性集成電路產業聚集區;
       ●以硅基特色工藝晶圓代工線為核心,布局建設12英吋集成電路製造生產線;
       ●發展器件級、晶圓級MEMS封裝和系統級測試技術。
       深圳
       ●集中突破 CPU(中央處理器)/ GPU(圖形處理器)/FPGA(現場可編程邏輯門陣列)等高端通用芯片設計、人工智能專用芯片設計、高端電源管理芯片設計;
       ●定位 28納米及以下先進製造工藝和射頻、功率、傳感器、顯示驅動等高端特色工藝。
       珠海
       ●辦公打印、電網、工業等行業安全領域提升芯片設計技術水平;
       ●建設第三代半導體生產線,推動 8英吋硅基氮化鎵晶圓線及電子元器件等擴產建設。
       江門
       ●推進工業數字光場芯片、硅基液晶芯片、光電耦合器芯片等研發製造;
       ●大力發展氮化鎵、碳化硅、氧化鋅、氧化鎵、氮化鋁、金剛石等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製造。
       佛山
       ●依託季華實驗室推動建設12英吋全國產半導體裝備芯片試驗驗證生產線;
       ●積極培育特種裝備及零部件領域龍頭企業及「隱形冠軍」企業,形成與廣深珠聯動發展格局。
       東莞
       ●重點發展先進封測平台及工藝;
       ●大力發展氮化鎵、碳化硅、氧化鋅、氧化鎵、氮化鋁、金剛石等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製造;
       ●加快氟聚酰亞胺、光刻膠、高純度化學試劑、電子氣體、碳基、高密度封裝基板等材料研發生產。
       中山
       ●積極培育特種裝備及零部件領域龍頭企業及「隱形冠軍」企業,形成與廣深珠聯動發展格局。
       肇慶
       ●積極培育特種裝備及零部件領域龍頭企業及「隱形冠軍」企業,形成與廣深珠聯動發展格局。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盧靜怡
       來源:《廣東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
上一篇:撐文創產業「出圈」 挺數字創意發展
下一篇:央視精品節目登陸香江展映 林鄭:我是央視忠實粉絲

首页   |   

Copyright © http://www.khci.vip/ 英国富中传媒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