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来源: 消费日报网
第三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江苏无锡结束,沪、苏、浙、皖专家、学者再次聚首,共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计。5月31日下午,江苏省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一场以创新江苏系列活动,“超越乡土中国——长三角乡村振兴实践”主题研讨暨“乡村振兴+”计划,悄然启动;长三角乡村振兴研讨会组织省内外专家学者深入探究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振兴与区域发展”,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区域发展进行研讨交流。
海外华文媒体协会名誉主席、 江苏省委统战部华人时刊杂志社原社长、创新江苏论坛执行主席黄如才认为,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超越乡土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是回归并超越乡土中国。中国本质上是一个乡土性的农业国,农业国其文化的根基就在于乡土,而村落则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振兴乡村的本质,便是回归乡土中国,同时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超越乡土中国。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咨询专家、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咨询专家、南京农业大学电子商务与品牌研究中心主任、 江苏省品牌学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会长周曙东教授谈到,乡村的发展必然要有兴旺发达的产业支撑,只有在乡村实现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发挥优势,形成居于市场竞争力又能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乡村才能有活力,经济才能大发展。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谢永华校长认为,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长三角地区应因地制宜布局规划乡村振兴,对区域性乡村振兴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协同攻关;应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的信息、资源优势和智库力量,积极打造长三角地区乡村振兴的新样本,构建乡村振兴实践对话的新平台。
江苏省农科院食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研究员、江苏省振兴乡村“三带能手”、九三学社江苏省农林委副主任、上海孙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许智宏院士工作站专家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新农村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江苏交汇点新闻下“一媒创客”特聘大学生创业导师石志琦表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五个振兴”为抓手,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城乡融合,打造一个与国家战略相契合、与地方实际有传承的高质量发展样本。
研讨会上,活动主办方邀请的政府相关部门,农业、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专家以及企业、资本等领域的专业人士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进行了思想的碰撞,展开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农世兴新农村发展集团冯杰董事长表示,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做到乡村资源重新整合、乡村区位重新认知、乡村文脉重新梳理、乡村要素重新集聚。要坚持唯一性、差异性、价值性原则,建立新乡土时代的乡村生活新方式。
迷彩派创始人郭震宇谈到,网络影视作品应该把握时代脉搏、紧跟国家历史节点贴合百姓需求,而乡村振兴题材影视作品将会继攻坚扶贫题材影视作品后掀起新的热潮。
清枫堂总经理李宝亚从“数字赋能+乡村振兴”融合创新的视角出发,指出用好“乡村休闲游”APP平台,持续推广“苏韵乡情”品牌,形成省市县联动、政企社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工农学商广泛参与的发展氛围。
知名品牌企业甘汁园糖业的品牌创始人蔡铁华则认为,乡村振兴+的根本在于要有特色文化和特色产品,这样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朱必祥教授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建设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乡村振兴人才储备和培养。长三角乡村振兴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应该向高阶性、优质性迈进,合理配置资源,用自然生态环境美和人文生态环境吸引人、留住人。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培训的郭威主任指出,乡村振兴的专业人才培训和高端人才的回归才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败的关键,只有拥有大量的专业人才才能使党和国家制定的战略得到有效实施,才能达到和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
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季翔通过电邮方式提出了构建农产品品牌体系建设的几大观点,一是要健全运行机制,加大品牌工作力度;二是要把好农产品质量关;三是要建立产业集群,做优区域公共品牌;四是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擦亮企业品牌;五是要大力提升农产品品牌的整体形象,江苏省品牌学会秘书长王国斌代为发言。
研讨会上,举行了农世兴“乡村友好公益行动2035”、“乡村振兴规划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来源:消费日报网6月2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