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台”!高市被声讨

三集纪录片《丰子恺》即将播出

上天入海,这届高交会太硬核!

广州、汕头、肇庆、清远、潮州体育性格揭秘

高端访谈丨专访国际奥委会主席柯丝蒂·考文垂

IOC President Coventry praises Guangzhou as a wonderful city

佛山、韶关、河源、梅州、惠州、中山发布体育性格“说明书”

发布时间:   来源: 广东发布
 
       11月16日,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举行第二场“城市体育性格”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城市体育性格、赛事运行保障、体育产业等情况。本场发布会由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新闻广电宣传部副部长、开幕式指挥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邓鸿主持。
 

佛山是国内首个
“中国龙舟龙狮运动名城”
 
       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十五运会佛山赛区执委会副主任文曦介绍,佛山是国内首个“中国龙舟龙狮运动名城”,作为被岭南水网滋养的千年古镇,佛山具备得天独厚的水乡生态。在佛山,龙舟运动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扒龙船、赛龙舟既是体育活动,也是文脉传承,更是佛山人民日常的生活方式。“宁可煲烂,不可扒慢”这句质朴有力的本地俗语,浓缩了佛山人对胜利的追求和渴望,也成为这座城市最接地气的体育性格表达。
 
       引进、培育F3龙舟超级联赛等高水平赛事,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顶级龙舟赛事。注重全民参与,强化龙舟文化传承,每年举办各类龙舟赛事活动超千场。将龙舟文化融入各类业态、完善服务配套,逐步形成“龙舟+美食”等多元业态。借十五运会筹办之机,举办“跟着龙舟去旅行”文旅消费促进活动。以龙舟文化为核心,串联起“体育赛事、民俗非遗、美食休闲”等主题。策划“龙舟宴”、龙舟美食集市等特色主题活动,让市民游客尽情享受“吃看赏玩一条龙”服务。本次全运会,佛山共承办6个项目的比赛,包括女足、女篮2个竞体项目,七人制男子足球、龙舟、太极拳、舞龙舞狮4个群体项目。截至目前,佛山赛区所有赛事都已顺利精彩完赛。
 
 
韶关将赛艇列为
优先扶持的重点竞技项目
 
       韶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文泓介绍,环境禀赋条件优越,是韶关“赛艇之城”的最强优势。近年来,依托自身生态资源优势,串联“三江六岸”独特水系资源,在培育赛艇竞技体育和衍生项目上大胆探索,持续涵养形成“赛艇之城”这一城市体育性格。坚持“体育+”融合发展模式,以韶州体育中心为核心,联动环丹霞山片区打造集赛事、训练、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开发“户外运动+生态康养”等新业态。推出参赛者消费优惠措施,将赛艇运动与美食、非遗等元素深度结合起来,持续扩大赛艇运动的受众面、知名度和影响力。
 
       围绕赛艇等竞技体育,韶关出台实施了体教融合、人才培育等多方面具体支持措施。强化“市—县—校”三级选才培育体系,建立“市县级体校+学校”赛艇基层训练有效模式,明确将赛艇列为优先扶持的重点竞技项目。目前,韶关注册在训赛艇运动队员40多人,加强了赛艇竞技人才队伍储备。设立丹霞山赛艇训练基地,大力培育发展龙舟等群众性水上体育项目,形成了“大众参与-人才选拔-专业提升”互促互通良性循环。对在各级各类重大体育比赛中获奖的运动员、教练员给予奖励,最高分别可达50万元、25万元;对向国家运动队等输送运动人才的单位、教练员,按送往运动队级别给予相应奖励。
 

 
生态禀赋塑造河源
“徒步之城”的体育气质
 
       河源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子睿介绍,河源拥有国家级5A旅游景区万绿湖,水质长期保持国家地表I类标准,森林覆盖率达73%,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塑造了河源作为“徒步之城”的独特体育气质。目前,河源正围绕环万绿湖世界级“湖泊+”绿色发展区战略,将优质生态资源转化为推动户外运动和健康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坚持以规划引领,系统推进覆盖城乡、贯通景区的绿道体系建设,目前已建成包括万绿湖亲水步道等一批代表性线路,将山川湖景、古村风貌等资源“串珠成链”。依托“穿越万绿湖”、“万绿湖马拉松”等核心品牌活动,持续培育“粤赣古驿道”等特色线路,目前河源每周均有数场规模不等的徒步、骑行活动,全年参与活动人次超50万。深入探索“体育+”多元融合路径,通过33条“户外+农文旅”乡村徒步(骑行)线路,构建起覆盖全域的休闲体育网络。目前已打造鹿饮集、香车峡谷等一批精品森林休闲旅游露营地,发展乡村民宿320家,垂钓场上百个,形成了“徒步引领、多业态共生”的产业格局。
 
 
梅州是中国内地
现代足球的发源地
 
       梅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十五运会梅州赛区执委会副主任代伟介绍,梅州作为中国内地现代足球的发源地,孕育了世界球王李惠堂等一批足球名宿。“村超”“县超”赛事持续不断、贯穿全年。高标准推进西部地区体教融合足球青训体系建设试点,大力实施足球“双青”工程,于今年1月正式实施《梅州市青少年足球发展促进条例》,这也是全国第一部专门针对足球发展的地方性法规,配套出台一系列改革方案。自2021年创建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以来,共输送57人参加国家级精英训练营,其中17人入选国少队。今年梅州圆满承办了十五运会群体组足球五人制男子甲组、乙组、老将组和足球项目男子16岁以下组共4项赛事。
 
       全市体育场地面积达1153万平方米,拥有1067块足球场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0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构建覆盖市县镇的足球协会组织网络,支持95家业余俱乐部健康发展。每年举办超5000场体育赛事,体育锻炼参与率达41.4%。中超主场赛事开展的“一场球激活一座城”系列活动,成功入选广东省文旅促消费优秀案例,2025年五华15场中超主场赛事吸引近20万名球迷。高标准建设五华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打造集足球训练、赛事举办、运动休闲于一体的横陂足球特色小镇。
 
 
滑板成为惠州
最具活力的城市符号
 
       惠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十五运会惠州赛区执委会副主任于加良介绍,惠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之一,成功承办了十五运会跆拳道、轮滑、滑板等赛事。惠州优质的户外运动场、庞大的年轻群体,以及每年举办10多项国家级、省级赛事和100余项市级群众体育活动,为滑板等潮流运动提供了肥沃土壤。如今,滑板已成为惠州最具活力的城市符号。自2019年承接广东省滑板队共建工作以来,新建一批便民惠民滑板场,培育了2万余名滑板运动人口,走出了陈烨、郑好好等一批顶尖选手,在本届全运会滑板比赛的四个项目中一举夺得3金1铜。“滑板之城”,不仅是闪亮的城市名片,更是惠州开放包容、敢闯敢拼城市气质的生动阐释。
 
       作为全国乃至全球高端滑板制造的重要基地,“惠州制造”已占据全球高端滑板产品近40%的市场份额,与近七成国内外一线品牌达成合作。目前,惠州推动500多家体育制造企业联动成长,构建起完整产业链条。2025年以来,一大批基础设施、文旅体融合项目落地开花,龙江户外运动小镇等60多个超200亿元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正在推进。惠州将秉持“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理念,以滑板等新潮运动为媒介,打造“永不落幕的全运会”。
 
 
中山与棒球的缘分源远流长
 
       中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十五运会中山赛区执委会常务副主任周作德介绍,中山与棒球的缘分源远流长。2013年,中山提出建设棒球小镇,倾力打造高标准棒球场馆、高水平球队、高规格品牌赛事。2019年,熊猫纪念球场建成。2024年,中山国际棒垒球中心动工建设,扩建3个场馆,建成具备承办国际高规格赛事能力的一流大型运动中心。打通棒垒球运动特长生从小学到高中的升学通道,截至2024年,已培养棒垒球国家健将级运动员6名,一级运动员44名,二级运动员81名。普及推广棒垒球项目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已培训幼儿园幼儿、青少年、体育老师及社会人士超10万人次,组建棒垒球队伍约350支。积极与中国棒垒球协会等机构对接合作,至今已承办各类赛事100余项。
 
       为承办十五运会棒垒球项目,扩建中山国际棒垒球中心,建成了高标准的棒球场馆。对通往场馆的6条主要道路进行全面改造升级。积极培育本土“熊猫”品牌及相关文创产品、体育用品,加快建设“熊猫里商业体育休闲中心”综合体,明年将投入使用,为参赛、观赛人员提供综合性的服务体验。
 
上一篇:第二十七届高交会完美落幕 中国科技再次燃爆全球
下一篇:上天入海,这届高交会太硬核!

首页   |   

Copyright © http://www.khci.vip/ 英国富中传媒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