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广东行丨丰碑矗立 精神永存——走进叶剑英纪念园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在广东省梅州市考察调研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视察福建舰

亚东“三宝”出雪山川藏携手闯市场

深港共讀 「香港參與第26屆深圳讀書月」開幕禮成功舉辦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乘车抵达庆州博物馆 韩国总统热情迎接

诸多“第一”!广东的底牌有多硬核?

发布时间:   来源: 广东发布

11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东省‘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本场发布会是“‘十四五’广东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邓鸿主持。

//

“十四五”时期

广东经济实力持续提升

//

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胡洪介绍,这五年,广东经济实力持续提升,2021-2024年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2万亿至14万亿台阶,2024年达14.16万亿元,连续36年居全国第一,“十四五”前四年年均增长4.7%。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效显著,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影响力提升,“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创新指数跃居全球第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速,“湾区通”工程深入实施,民生领域融合加快,重大合作平台引领作用凸显。新质生产力动能澎湃,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9年全国榜首,研发经费等指标全国第一,培育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规模领先。

 

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创造了60多个“全国第一”;推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企业数量、增加值、进出口、税收等多项指标都稳居全国第一;连续4年获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大关,连续39年位居全国首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增强,深入实施县域产业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风貌提升、集成式改革创新、社会力量动员五大行动,推动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有序转移,县城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

 

加快建设绿美广东,全省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稳居全国第一梯队。持续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600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前四年年均实际增长4.9%。全省大中小各级各类学校达3.77万所,九成以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能够就读公办学校。全省医疗卫生机构达6.61万家。筑牢夯实安全发展基础,成功应对超强台风、特大洪水、特大暴雨等灾害事件。

//

粤港澳大湾区

优质生活圈初步形成

//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省大湾区办主任艾学峰表示,广东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携手港澳向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迈进,成效显著。深化与港澳科技产业合作,广东依托深港河套、粤澳横琴“两点”及广深港、广珠澳“两廊”,加快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推动中国散裂中子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向港澳开放共享。推动粤港澳全方位互联互通,广东率先开展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国家级试点,大湾区轨道交通里程超3000公里,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大幅缩短城市间通行时间。实施港澳人才签注、便利通关等政策,“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单牌车突破700万辆次,联合港澳发布“湾区标准”262项,超8000名港澳专业人才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执业,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初步形成。

强化重大合作平台引领,广东将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横琴全面实施分线管理,澳门“四新”产业增加值占比超60%,在合作区生活、就业的澳门居民规模不断扩大;前海集聚国际知名金融机构超500家、法律服务机构超250家;南沙落地期货等三大交易所,集聚大量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河套打造13个专业化园区,吸引200多个高端科研项目和1.5万名科研人员,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已交由港方运营,有力服务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

9月全省登记在册

经营主体突破2000万户

//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龚桢梽表示,“十四五”以来,广东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推进战略战役性与创造型引领型改革,重点领域突破显著。在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上,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成,通过“民营经济30条”等政策服务民营经济,今年9月全省登记在册经营主体突破2000万户,其中企业超900万户。市场规则更加完善,落实“五统一、一开放”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全国一张清单”,率先开展准入效能评估,推动深圳、横琴、南沙实施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

要素配置更加高效,大湾区内地九市入选全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科技要素推行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及资产单列管理改革并立法保障,土地要素完成大量农用地整治与建设用地整理,人才要素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及相关便利化试点,资本要素实现深交所全市场注册制改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动国家出台相关三年行动计划,颁布本省优化条例,推进广深营商环境创新城市试点与县域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形成多地典型经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综合改革效能提升,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多批经验全国推广,出台全国首份省级应用场景创新政策,发布超20批机会清单,创新投融资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基础设施REITs发行数量与募集资金规模全国第一。

//

将海洋强省建设

列为“十大新突破”之一

//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表示,广东作为海洋大省,“十四五”期间将海洋强省建设列为“十大新突破”之一。2024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建成15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海上风电装机超1250万千瓦,深圳港、广州港跻身全球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前十。同时,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深海科考中心等创新平台,“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湛江湾1号”养殖工船等技术成果落地。推进海洋生态修复超200千米,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深圳,并优化港产城布局,支持广州、深圳等建设特色现代海洋城市,带动粤北参与海洋发展。

广东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聚焦产业增强县域内生动力,累计安排70.5亿元支持15个产业转移主平台,其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5%,同时培育12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农文旅融合。建立新型帮扶机制,珠三角6市投入超162亿元帮扶资金,156家省直单位结对帮扶57县(市),开展教育医疗结对及“千企帮千镇”等行动。

//

广东实现

“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

//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秦黎明表示,“十四五”期间广东预计完成超6万亿元基础设施投资。交通领域,深中通道、广汕汕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高铁里程超3000公里、高速超1.17万公里,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能源领域,多个“全球最大”“首台”工程投运;公共充电桩70万个且乡镇全覆盖,能源自给率提升6个百分点。水利领域,投资连续4年居全国第一,建成韩江高陂水利枢纽等工程,新增水库库容4.42亿立方米。数字领域,5G基站43.1万个、移动物联网终端5.8亿户,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光网全覆盖,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及广深超算中心持续升级。

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以绿美广东为引领,用约2%国土、6%碳排放等支撑全国9%人口和10.5%经济总量。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1+N”政策体系,建成“粤碳云”平台。能源转型加快,新能源装机首超煤电,海上风电装机增长11倍,2024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8.7%。培育新能源万亿级产业集群,国家级绿色工厂490家居全国第一,多项绿色技术入选国家清单。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APP

整合|“广东发布”编辑部

编辑|蔡泽纯

校对|罗健鹏

上一篇:独家视频丨习近平视察福建舰
下一篇:【视频】29场视听盛宴来袭!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音乐季启幕

首页   |   

Copyright © http://www.khci.vip/ 英国富中传媒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