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下午,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开幕,主论坛聚焦“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主题,大咖嘉宾们到场作精彩发言。
“人工智能”是嘉宾们发言的高频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高文在演讲中指出,要用好新一代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以AI技术推动传统文化“动起来、传下去、走出去”,加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创造。
“中国正在开启‘软实力+硬科技’的文化强国新时代。”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龚政文分享了系统性变革中主流媒体的突围之道,“于主流媒体而言,极为重要的是如何打通PGC、UGC和AIGC,并用好人工智能的自动化生成能力”。
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沈壮海则认为,在文化建设与数智技术的碰撞中,如何激活更多潜能、演绎更多精彩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数智化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发展的必答题”。
在数字文明与工业文明交汇的今天,如何存续文化根脉、重构精神坐标?

在文化创造日趋活跃、创新技术风起云涌的时代,嘉宾们关注的话题应时而生。从一场场饱含时代性、科技感的发言中,足以洞见未来文化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另一方面,发言嘉宾们强调把握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性。

“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磨难而经久不衰,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华民族能够不断把握历史主动,充分发扬文化主体性,在不断创新中推动中华文明连续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说。

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深沉、广泛、持久的力量。
自2023年起,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已连续举办两年。聚焦时代命题、搭建交流平台、引领文化风向,这场文化盛会的举办,将进一步凝聚起推动文化创新和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强大合力。
采写:南方+记者 陈伊纯 刘汉能 钟哲 汪棹桴 刘艳辉 龚春辉
拍摄:南方+记者 姚志豪 梁钜聪 张冠军 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