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机器人“杀疯了”!

这些福利太硬核了!选广东准没错

琼港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举行 李家超冯飞证签

崔景哲工笔画展在潍坊开幕

Hong Kong maintains 3rd place in global financial centers index

“笋岗”来袭!招才的风吹到了汕头

《 广 东 人 气 密 码 》

发布时间:   来源: 南方+
       放眼全国,哪里人气最旺?答案是——广东。

       2024年常住人口12780万人,增加74万人,出生人口113.3万人……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广东多个人口指标均居全国首位,连续18年拿下“人气王”称号。

       全国老龄化、少子化趋势下,为何广东人口增长势头仍然相对强劲?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优势?南方读+为你揭秘。
 

       逐年回落后,出生人口为何还能增加? 

​​​​​​​       3月26日,2024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其中公布了数十个人口数据,并得出结论:今后一段时期,广东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的基本省情不会改变。

​​​​​​​       何以见得?有几个趋势值得注意。

​​​​​​​       一是出生人口再次增加。2024年,受龙年生肖偏好等因素影响,广东出生人口113.3万人,比上年增加10.3万人,是自2017年出生人口高峰(出生151.63万人)逐年回落后,出生人口再次增加。

​​​​​​​       同时,广东也连续5年成为唯一一个出生人口破100万的省,最爱生、最能生的省份名副其实。

​​​​​​​       二是人口结构较为年轻。2024年末,广东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达8484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66.3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0.18%,低于其他东部省份。

​​​​​​​       也就是说,广东劳动人口规模更大、年轻人更多,放到全国来看优势明显。

​​​​​​​       那么,在全国老龄化、少子化的大趋势下,支撑广东人放心生娃的底气何在?

​​​​​​​       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省人口发展研究院原院长董玉整总结道,广东人口基数大、育龄人口多、经济基础好,多重因素促成了广东人“敢生”的基础。

​​​​​​​       “广东还有文化多元的明显特征,婚育文化传承发展,本地、外来文化相互包容,都为保持适度生育水平提供了较友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支撑。”董玉整说。

​​​​​​​       然而,广东土地面积仅占全国2%,如何容纳1.28亿常住人口,1.5亿实时在粤人口安居乐业?

​​​​​​​       广东给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提高城镇化率,携手港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

​​​​​​​       2024年末,全省城镇常住人口达970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5.91%,在各省份排名中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3个直辖市。

​​​​​​​       如果将国土面积看作“建筑面积”,城镇化水平则是“实用面积”,城镇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够支持更多人口的生存和发展。

​​​​​​​       目前,珠三角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达88.17%,粤东粤西粤北的“得房率”也有望继续提升。得益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实施,广东县镇村的发展短板进一步补齐,创造更多宜居宜业的发展空间。
 

​​​​​​​        外来人口持续流入,“吸人”有何绝招? 

​​​​​​​       人丁兴旺的广东,不止“热衷生娃”,也“魅力十足”。

​​​​​​​       在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大背景下,2024年广东跨省净流入人口仍保持在27万左右。今年春运期间,广铁集团到达旅客超过7000万人次,到发旅客创下历史纪录。

​​​​​​​       董玉整认为,全国人口向广东、向珠三角聚集的趋势仍然明显,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有较大关系。

​​​​​​​       具体来看,营商环境是更为直观的观察样本。

​​​​​​​       北大、武大联合团队发布的《中国省份营商环境数据库2024》《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数据库2024》中,广东的营商环境获得“领先”评价,深圳、广州为内地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广东营商环境的口碑仍然叫得响。

​​​​​​​       现实中,不少企业用脚投票,持续看好广东。目前,广东拥有全国最多的1900多万户经营主体、830多万家企业、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覆盖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

​​​​​​​       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会长谌新民认为,广东产业发达、企业众多,为全省吸纳数量丰富、质量优良、结构合理的优秀人才提供了关键“磁吸作用”。

​​​​​​​       用通俗的方式来说,在很多“新广东人”看来,广东具备种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气质,这或许是他们选择广东的关键。

​​​​​​​       AI训练师苏京晖是西北人,在长居广东之前,陆续在西北、西南、华中超过10个省区市有过工作生活经验。而谈到最终选择落脚广州,他最深的体会是,在广东办事不会遇到在“yes or no”中选“or”的情况。“‘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是粤企最大的特点,尽量优化沟通成本。”

​​​​​​​       除此之外,社交媒体上网友普遍认可的广东特色,也让不少人慕名而来——

​​​​​​​       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等服务完善,多数区域生活成本相对不高;气候舒适,环境良好,兼顾“天蓝,水清,山绿”和“钱多”。

​​​​​​​       “越往南,好吃的越多。”知乎优质答主“伊文西”总结道,“如果是你,你选哪里?”
 

​​​​​​​       实招频出,“人才红利”如何进一步释放? 

​​​​​​​       众所周知,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往往与“人口红利”挂钩,而人口红利又常与“劳动密集”一同出现。

​​​​​​​       但梳理央地各类动向发现,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一思维定势有望在广东被打破。

​​​​​​​       首先,“反内卷”动真格,就业环境不断改善。无论是大疆、美的等粤企开始推行“强制下班”,还是一些基层法院发出司法建议,帮助行业协会建立健康的竞争机制,人们的工作环境有望进一步改善。

​​​​​​​       其次,“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化加速。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广东16-59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92年,大专及以上、大学本科以上人口数量均大幅领先江苏、浙江等省份。

​​​​​​​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技术变革日新月异,人才作为核心要素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如何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并广纳天下英才,是摆在广东面前的一大课题。

​​​​​​​       2025年,广东新春第一会宣布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各地纷纷“放大招”,上演“花式揽才”。

​​​​​​​       如今,广东已募集超60万个优质岗位,各地形成五“有”三“好”政策包,高校毕业生在粤就业创业可享受各类补贴、扶持,高层次人才给出各类以数十万元计的福利待遇,并在职称评审、就医等方面享受便利服务。

​​​​​​​       在谌新民看来,广东“大手笔”广纳英才,是“投资于人”的前瞻之举,也是为发展蓄力的务实之策。
 

​​​​​​​​​​​​​​       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广东深谙“21世纪人才最贵”的真理。

​​​​​​​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或许就是广东人气爆棚,充满活力的秘诀所在。

​​​​​​​       撰文:话题研究员 邵一弘 黄应来 辜继漫

​​​​​​​       策划:黄应来 胡良光 尤立川
上一篇:何立峰与美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视频通话
下一篇:汕头湾内这一“丿”不得了

首页   |   

Copyright © http://www.khci.vip/ 英国富中传媒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