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来源: 香港新聞社
香港新聞社10月10日電 “全球自動識別技術(亞洲)峰會”今日在新加坡新達城會展中心舉行,來自國際自動識別與移動技術協會(AIM Global、AIM Asia)、國際電子與電子工程師協會 (IEEE)、中國航空運輸協會 (CATA)、中關村工信二維碼技術研究院(中碼院/ZIIOT)美國光學學會(OSA)、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國際物品編碼中心(GS1)等國際標準機構及行業組織負責人,來自美國國家可持續發展中心(NCSD)、清華大學、新加坡制造技術研究院(SimTech)、澳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著名科研院所負責人,羅德與施瓦茨(Rohde & Schwarz)、斑馬(Zebra)、EM微電子(EM Microelectronics)、艾利丹尼森(Avery Dennison)等自動識別領域的全球領先企業負責人,以及自動識別領域的專家學者以現場和視頻方式參與本次會議,共同圍繞RFID、條形碼/二維碼、物聯網、區塊鏈、元宇宙、智慧城市、網絡安全等主題進行深入探討和深度對話。
在開幕式上舉辦了“國際標識代碼產業聯盟(International Identification Code Industry Alliance,英文縮寫“ICA”)臨時中央秘書處啟動儀式”。ICA總部設立在新加坡,是數字標識領域專業的國際組織,由各國相關的行業協會、骨幹企業、標準化組織、專業人士以及各領域國際組織自願組成。ICA以“共享、綠色、可持續”為宗旨,旨在積極促進各國數字產業有序發展,協調制定統一的數字標識國際標準,為相關國家深入開展數字技術合作、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搭建國際合作平台,推進國際間數字化標準互聯互通。與會嘉賓共同參與見證了ICA籌備委員會的成立。
據了解,中關村工信二維碼技術研究院(中碼院/ZIIOT)是ICA的創始成員之一,其自主研發的MA國際標識代碼體系是ISO/IEC 15459系列國際標準的組成部分,是國際主流標識代碼體系之一。中碼院院長、ICA臨時中央秘書處秘書長張超說,自20世紀70年代自動識別與數據采集技術誕生以來,AIDC一直以技術與應用協同開發的方式發展。從傳統零售業到供應鏈制造業,標識代碼利用AIDC技術實現了商業夥伴之間的信息交換,標識代碼的統一和標準化是信息流通的基石。近年來,AIDC技術,特別是二維碼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對標識代碼和AIDC技術的標準化提出了新的挑戰。標識代碼的應用對象不僅包括傳統的物理對象,還包括虛擬對象。不僅涉及到商業夥伴之間的信息交換,也涉及到行業利益相關者和公眾的信息獲取,標識代碼不僅是一種代碼,而且開始作為信息的入口,同時,又存在多種標識代碼並存的現實。
如何適應新的信息交換需求,如何實現不同標識體系之間的互聯互通和協同共用,成為AIDC界共同的挑戰。正是為了應對這些挑戰,由各國相關機構共同發起一個以標識代碼為核心合作目標的聯盟,其建設目標是實現MA等多個主流國際標識代碼體系的互聯互通和協同共用,共同構築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的基礎基石。
目前,ICA正在全球範圍內接收聯盟創始成員申請、聯盟領導成員推薦、技術委員會申請設立等籌建事宜。ICA成員將作為關鍵角色參與數字標識國際標準建設,與世界頂尖專家、學者、企業家、社會名流等面對面交流,共同探討數字化發展大計,以數字標識為抓手推動全球各領域數字化轉型。
會議期間還舉辦了“AIM 50周年慶典”、AIM 亞洲董事會的成立儀式等活動,與會嘉賓共同見證AIM 50年來的關鍵時刻和取得的成就。(通訊員 劉 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