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芾“花鸟世界”中的二十四节气:霜降

廣東21城「運動人設」大公開!快來看你家鄉代表什麼運動

华南首个!肇庆惊现陨石坑

28 nations and regions, 200 players unite in China's Zhuhai for football and friendship

解锁“5蚊”一只大熊猫!广州动物园新大熊猫馆正式开放

15,947 Drones! Shenzhen drone show breaks Guinness World Record again, staging fireworks with tech magic

华沙理工大学孔子学院成功举办 “中国道教里的‘生’、‘死’透视”讲座

发布时间:   来源: 欧中之声
      欧中之声讯(记者 杜小凤 通讯员 董必曦 )2022年11月26日,华沙理工大学孔子学院成功举办“中国文化解码”系列讲座之“中国道教里的‘生’、‘死’透视”在线讲座。本次讲座特别邀请了李树春博士主讲,华理孔院外方院长博古米娃·赫梅莱夫斯卡(Bogumiła Chmielewska)、中方院长赵海燕以及30余名孔院师生、波兰的中国文化研究学者及都柏林“爱尔兰-中国文化协会”会员参加讲座。
    

      主讲嘉宾李树春先生是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博士后,伦敦大学学院访问学者,西安交通大学校外专家库专家,今任教于江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英美文学、文学翻译、欧洲戏剧和西方修辞学等专业课程。在公开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近30篇,有专著一部,译著一部。
    

      李博士在讲座中简要介绍了中国道教,并讨论中国道教中“生”与“死”的观念沿革。道教修炼的终极目标是实现“飞升”、“成仙”的不死之道,因此之故,道教尤为重视人之“生”的维护。为达到“延年益寿”和“长生久视”之道,道教在日常生活中发展出许多的卫生理念和卫生实践,如以“五禽戏”和“太极拳”为代表的形体锻炼,以“内丹”和“外丹”为主要内容的丹道修炼,和以“存思”、“导引”为方法的冥想训练等等;而所传宋元之际全真道士丘处机的“一言止杀”,更是“尊生”、“贵生”和“卫生”理念在政治实践上的运用和形上发展。对于“死”,庄子的“鼓盆而歌”反映了先秦道家的等齐思想,而后起的道教,则在祭天祀祖的实践中演绎出重“死”的繁复仪式。综之,中国道教里崇尚“贵生重死”的观念,并使之导向一种世俗的社会伦理实践。
      在讲座最后的问答环节,李博士还就崇祯信奉的道教教派,道教生活态度和斯多葛主义与印度教的相似性,道教的人神关系,佛教和道教永生观的异同等问题与听众开展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
      讲座使用Teams网络平台,突破时空阻隔,让在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的中国专家和波兰观众齐聚一堂,实现远程交流。讲座的成功举办是灵活应用网络技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益实践。
 
上一篇:卡塔尔世界杯16强全部产生 八分之一决赛对阵出炉
下一篇:总台“新征程的中国与世界”委内瑞拉专场圆桌会成功举办

首页   |   

Copyright © http://www.khci.vip/ 英国富中传媒 版权所有